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誇詫的意思、誇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誇詫的解釋

亦作“誇吒”。猶誇耀。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隱飾,金銀錯鏤,麞麂履舄,文組綵緤,驕奢僭主,轉相誇詫, 箕子 所唏,今在僕妾。”《後漢書·王符傳》引作“誇咤”。 李賢 注:“咤與詫通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俄覩幕帟茵毯,華煥無比,此外松竹花卉皆稱是, 鈞 之醵率畢至。由是公卿間靡不誇詫。”《宋史·張去華傳》:“ 浙 人每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 誼 與 承翰 竊笑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誇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在古籍中多寫作“誇咤”,意為誇耀、炫耀。例如《潛夫論·浮侈》提到“轉相誇詫”,描述人們互相攀比奢侈品的場景,帶有貶義色彩。

  2. 古籍出處與演變

    • 漢代王符《潛夫論》和《後漢書·王符傳》均用此詞批判社會浮誇風氣,李賢注《後漢書》時指出“咤與詫通”。
    • 五代《唐摭言》中“華煥無比……皆稱是”的描寫,進一步體現其用于形容過度彰顯的行為。
  3. 現代補充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擴展解釋為“誇大和贊歎”,可能融合了“誇”的贊美義與“詫”的驚訝義,但此用法較少見于經典文獻。

  4. 近義詞與用法提示
    近義詞包括“炫耀”“自诩”,多用于書面語境。需注意其傳統用法偏向負面評價,現代擴展義則可能含中性或褒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潛夫論》等權威文獻,以獲取更準确的古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誇詫

誇詫(kuā chà)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左邊部首是“夭”(yāo),右邊部首是“言”(yán),具有七個筆畫。

誇詫這個字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見于《左傳》:“大業三年,穆公卒,誇詫子夷。”在這裡,誇詫指的是魯國的一個人名,并無特定的意義。

誇詫這個字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中基本一緻,隻是其中文體會有一些不同。繁體字的寫法為「誇詐」。

古時候,誇詫這個字的寫法與現代不同,采用「誇詫」二字疊加的形式。上邊的字表示誇,下邊的字表示詫,疊加後構成一個獨立的字形。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的成績誇詫異常,得到了老師的贊賞。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誇詫的英雄人物。
  3. 要避免誇大其詞,不要誇詫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

誇詫的一些組詞包括:誇父逐日、誇張、誇大、詫異、詫笑等。其中,誇父逐日是一個神話故事,意指過于自信而導緻失敗。

與誇詫意思相近的詞有:誇耀、吹噓、炫耀。

相反的詞有:真實、謙虛、低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