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馮雲山的意思、馮雲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馮雲山的解釋

(約1815-1852)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廣東花縣(今花都)人。1843年與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金田起義時,領後軍主将,後封南王。參與制訂太平天國軍制、軍律、曆法、官制、禮制等。後在戰鬥中中炮犧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馮雲山(1815-1852)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姓名在漢語中屬于專有名詞組合。從構詞角度分析:

  1. 姓氏溯源

    “馮”為傳統漢族姓氏,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姬姓分支,源自封地“馮城”(今陝西大荔縣)。《說文解字》記載“馮”本義為“馬行疾”,後演變為姓氏(《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2. 名諱釋義

    “雲山”作為複合名詞,在漢語中具有意象特征:“雲”象征高遠志向,《康熙字典》釋為“山川氣也”;“山”代表穩重堅毅,《爾雅》注“土高有石曰山”。二者組合常用于文人雅號,隱喻胸懷天下、志向宏遠。

作為曆史人物,馮雲山是太平天國運動核心領袖,官封“南王”,主導創立拜上帝會組織體系,制定《太平軍目》《太平禮制》等制度文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通史》)。其曆史貢獻包括:建立紫荊山根據地、首創聖庫制度、設計軍隊編制體系,為太平天國前期發展奠定基礎(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十九世紀中國社會研究》)。

現代研究領域,南京大學曆史學院太平天國研究所通過文獻考據,确認馮雲山是最早将基督教教義本土化的實踐者,其《天情道理書》融合了儒家倫理與宗教思想(《太平天國文書校注》中華書局2018版)。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馮雲山”的解釋需從以下兩個角度綜合理解:

一、曆史人物(核心含義)

馮雲山(約1815-1852,一說1821-1852)是太平天國運動的核心領導人之一,主要貢獻包括:

  1. 早期組織者:1843年與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後在廣西紫荊山發展數千信徒,吸收楊秀清、蕭朝貴等骨幹。
  2. 制度奠基人:制定《太平天曆》《太平軍目》《太平禮制》,确立太平天國的軍制、官制和禮儀體系。
  3. 軍事與政治地位:金田起義時任後軍主将,永安封王時獲“南王”稱號,地位僅次于洪秀全。
  4. 犧牲經曆:1852年在廣西全州蓑衣渡遭清軍炮擊身亡,成為太平天國早期重大損失。

注:生卒年存在1815-1852和1821-1852兩種說法,反映史料記載差異。

二、成語含義(需謹慎對待)

提到“馮雲山”被引申為成語,形容“情緒如山崩般激烈”,但該釋義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如、5)和《漢語成語大詞典》,可能為個别來源的附會解讀,建議結合語境查證。

建議:若用于學術研究或嚴肅場景,建議以曆史人物解釋為準;若涉及文學比喻,需注意語源可靠性。

别人正在浏覽...

陛列蔔相工蒼茫敕教尺蘖麤心浮氣丹枝倒句大體鬥柄短長反始飛雲履高壘深壁高壓線關卡鼓唇弄舌孤桐還卭邗溟和光同塵僭居夾腰節朔急流勇退金張許史卷席而葬扛擡靠托饋人列坐陵季曆聘滿解沒遭磨内顧拍紙簿平紬籤帖青熒遒澤七子八婿驅妖鲨翅删正失水霜莖鼠腹雞腸疏迤四履宿娼同功一體統手推訊兀傲夏采祥雲現實主義銷籤隙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