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光同塵的意思、和光同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光同塵的解釋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 王弼 注:“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争也;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 吳澄 注:“和,猶平也,掩抑之意;同,謂齊等而與之不異也。鏡受塵者不光,凡光者終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塵,不欲其光也,則亦終無暗之時矣。”後以“和光同塵”指隨俗而處,不露鋒芒。《後漢書·張奂傳》:“吾前後仕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嵇叔夜 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 柳下惠 視袒裼裸裎,焉能浼我,可謂和光同塵矣。”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象 杜九臯 他們不是在走這樣的路嗎?表面上和光同塵,骨子裡滅滿興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和光同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哲學深度的成語,其内涵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本源與字面釋義 該詞最早出自《道德經》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原文為“和其光,同其塵”()。字面含義指:

二、哲學内涵

  1. 道家思想核心
    體現道家“順應自然”的處世智慧,主張在世俗中保持内心澄明,既不過度彰顯自我,也不刻意疏離群體()。如《道德經》所言“挫其銳,解其紛”,強調收斂鋒芒以達和諧境界。

  2. 雙重實踐路徑

三、語境演變 需注意該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褒貶差異:

四、現代啟示 當代可理解為一種平衡藝術:既保持獨立人格,又能融入群體。如職場中既能展現能力又不鋒芒畢露,實現“外圓内方”的境界()。

提示:若需查看《道德經》原文解讀或具體應用案例,可參考、4、9等來源獲取更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和光同塵》的意思

《和光同塵》是一個成語,意為與世無争,融入紛紛擾擾的塵世中,保持平和心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和光同塵》的拆分部首為:禾、光、同,塵。

拆分筆畫分别為:五畫、光為六畫、同為丨一畫,塵為小三畫。

來源

《和光同塵》來源于佛教典籍,“和光”用以形容佛光熠熠,示人平和宜人的精神狀态,“塵”一詞則指紛擾的世俗紅塵。兩者結合表示個人在繁雜的塵世中能保持内心的甯靜。

繁體

《和光同塵》的繁體字為「和光同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和光同塵」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在古漢字中,“和”字可能寫作“羽”,“光”字可能寫作“䙝”或“﨑”,“同”字可能寫作“猪”或“佟”,塵”字保持現在的寫法。

例句

她修煉佛法多年,學會了和光同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靜。

組詞

和平、和諧、光明、塵世、同心等。

近義詞

忘我、淡泊、從容、超脫。

反義詞

紛亂、喧嚣、浮躁、煩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