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光閃映貌。《文選·揚雄<羽獵賦>》:“玉石嶜崟,眩耀青熒。” 李善 注:“青熒,光明貌。” 唐 張九齡 《巫山高》詩:“ 巫山 與天近,煙景常青熒。” 元 宋無 《烏夜啼》詩:“ 吳王 國破歌聲絶,鬼火青熒生碧血。” 清 方文 《枞川夜雨》詩:“滿架圖書妨潤濕,半龕燈火尚青熒。”
(2).喻指水珠。 清 唐孫華 《春雨》詩:“零落憐花嶼,青熒浸麥坡。”
“青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
青光閃映貌
指青色或淺藍色的微光閃爍狀态,常用于形容自然景物或器物表面的光澤。例如:
喻指水珠
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将晶瑩的水滴比作青熒之色。如清代唐孫華《春雨》詩中的“青熒浸麥坡”,即以青熒代指雨水浸潤麥田的水珠。
作為人名時,“青熒”寓意活力與智慧,象征永葆青春與洞察力()。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主要仍用于文學描寫。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中的用法,可結合原文語境分析。
青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青(青色)和熒(草木發光),分别拆分為青(青字頭)和熒(草字頭、嬰字旁、苣字底、草字心)。
青熒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有些差異,例如在《說文解字》中,青熒的寫法是「靑〔青〕」和「熒〔螢〕」。此外,在繁體字中,青熒的寫法保持不變。
青熒一詞來源于古代對自然界中發光的草木的觀察和描寫,是指夜間發出微弱的綠光的昆蟲,如螢火蟲。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夏夜裡,青熒點點,猶如繁星閃爍。
2. 夜幕降臨,青熒螢火蟲在田野中飛舞。
3. 青熒般的燈光照亮了整個花園。
青熒也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
1. 熒光燈:發光的電燈。
2. 熒屏:顯示器、電視熒光屏幕。
3. 青蛙:身體常帶有綠色的蛙類動物。
青熒的近義詞可以是:綠光。
青熒的反義詞可以是: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