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兀傲的意思、兀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兀傲的解釋

(1) [proud]∶倔強不隨俗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陶潛《飲酒》

(2) [haughty]∶高傲

詳細解釋

亦作“ 兀奡 ”。1.孤傲不羁。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三:“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三:“兀傲甕間卧,憔悴澤畔行。” 清 恽敬 《前濟南府知府候補郎中徐君遺事述》:“君性縱達,一切細行多不檢,遇大富貴人兀奡臨之,如無物者。”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學生得此,則以增驕,自命 中國 楨榦,未治一事,而兀傲過於開國元老。”

(2).高亢。 清 錢謙益 《題<懷麓堂詩抄>》:“ 弘正 間,北地 李獻吉 ,臨摹 老杜 為槎牙兀傲之詞,以訾謷前人。” 清 秦瀛 《答王惕甫書》:“足下寄到古文辭一冊,僕反復誦之,其雄直兀奡之概,肖其人而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兀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ù ào,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倔強不隨俗

指性格孤傲、不隨波逐流,常用于形容人堅持自我、不願迎合世俗的态度。例如:

2.高傲

形容人自視甚高、态度傲慢,帶有貶義色彩。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偏向“倔強”還是“高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兀傲

兀傲(wù à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高傲、自豪,形容人或物品具有高傲的态度或氣質。

兀傲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兀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兩個意義相關的字組合而成的。其中,“兀”表示高聳的樣子,而“傲”則表示自大、驕傲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兀傲的寫法為「兀傲」。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兀傲的寫法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它的古代字形和現代字形基本相同。

以下是兀傲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的舉止兀傲,似乎對任何人都不屑一顧。
  2. 她的品味非常兀傲,總是追求高貴而奢華的生活方式。
  3. 這幅畫充滿了兀傲的氣息,展示了藝術家的自負和創造力。

以下是兀傲這個詞的組詞:

兀傲的近義詞包括:高傲、自大、傲慢、自負。

兀傲的反義詞包括:謙虛、謙卑、和善、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