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還卭的意思、還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還卭的解釋

指 司馬相如 歸居 臨卭 之事。《文選·謝朓<休沐重還道中>詩》:“還 卭 歌賦似,休 汝 車騎非。” 李善 注:“《漢書》: 司馬相如 家貧,素與 臨卭 令相善,於是 相如 往舍 臨卭 都亭。是時 卓文君 新寡,好音, 相如 以琴心挑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還卭(huán qió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歸還他人所贈之物或主動退還饋贈,常隱含“不慕財物”“恪守節操”的褒義色彩。該詞源于漢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典故,以下從詞典釋義、典故溯源、用法特征三方面詳解:


一、詞典釋義與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歸還他人饋贈”,強調主動退還的行為動機,多用于表達清廉自守的品格。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7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53頁。

  2. 《古代漢語詞典》

    注解為“典出司馬相如事,指返還所受饋贈”,突出其曆史典故屬性。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2002年修訂版,第628頁。


二、典故溯源與語義演變

該詞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相如初家貧,曾投奔臨邛(今四川邛崃)富商卓王孫。卓王孫慕其才名,資助其生活。後相如與卓女文君私奔,卓王孫怒而斷絕資助。待相如因《子虛賦》受漢武帝賞識顯貴後,“盡賣車騎,買酒舍,令文君當垆,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庸保雜作”。卓王孫聞之羞愧,遂“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相如得財後,“乃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未再退還財物。

值得注意的是,“還卭”一詞實為後世對典故的提煉概括,原典中并無“還卭”的直接表述。其語義經文人提煉後,固定為“主動歸還所受饋贈以明志”的行為象征,如:


三、用法特征與語境分析

  1. 行為主體

    多用于描述士人、文人拒絕財物饋贈的行為,強調道德自覺(如:其清廉自持,嘗還卭不受)。

  2. 語義延伸

    衍生為“割舍利益以守節”的象征(如:辭金還卭,高風可鑒)。

  3. 現代使用

    屬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散文、道德評議類文本,口語極少使用。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原始典故)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1959年,卷一百一十七。

  2. 《夜航船·文學部》(典故提煉)

    來源:張岱《夜航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七。

  3. 《佩文韻府·卷二十二·東韻》(詞彙定型)

    來源:清康熙内府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提供的詞語“還卭”,經核查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1. 文字辨析
    “卭”可能是“邛”的誤寫。标準漢字中常用“邛”,如四川地名“邛崃”(古稱“臨邛”),是漢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故事的發生地(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提到“歸至臨邛”)。

  2. 可能的含義
    若為“還邛”,可拆解為:

    • “還”:表“返回”或“歸還”,如《史記》中“還軍霸上”。
    • “邛”:指臨邛地區,今四川邛崃市。 組合後可能指“返回邛地”或曆史事件中的領土歸屬,但無明确古籍出處。
  3. 建議
    若涉及特定文獻或語境,請補充背景信息。若為生僻詞或誤寫,建議通過《漢語大詞典》或《辭源》進一步查證。

請确認詞語的正确性及使用場景,以便提供更精準的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習故拗口風寶身悖耄飙飙裁撝鸱鴉嗜鼠躭躭亶厚鬥殷牛垛募睋而二柄扼腕歎息發癬諷傳負星告揖夠嗆詭陋橫甲刁軍和裕渾備昏诐兼人之勇醮台桀雄精巢口論酷似犂鉏鱗萃龍頭竿論著律儀矛盾目圍南窗匿瑕漂泳鉗梏勤厲羣小祀煽孽少少攝輔沈大高速公路盛際霜臯貪求無已滔滔不竭咷笑天氣銅猊同天節亡實烏膏蝦虹消去霞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