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桐的意思、孤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桐的解釋

(1).特生的梧桐。《書·禹貢》:“ 嶧 陽孤桐。” 孔 傳:“孤,特也。 嶧山 之陽,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齊 謝朓 《遊東堂詠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圖 《成均諷》:“孤桐韜響,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雲韶之節。” 明 高啟 《題陳節婦》詩:“妾本孤桐斷作琴,一絃隻作一絃音。”

(2).因 峄陽 孤桐中琴瑟,故後以“孤桐”為琴的代稱。據《風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陽,岩石之上,采東南孫枝為琴,聲極清亮。 唐 王昌齡 《琴》詩:“孤桐祕虛鳴,樸素傳幽真。髣髴絃指外,遂見初古人。” 宋 黃庭堅 《聽崇德君鼓琴》詩:“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 宋 陸遊 《長相思》詞:“愛松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桐”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特生的梧桐樹
    指生長于特定環境(如岩石之上)的獨立梧桐樹。此義源自《尚書·禹貢》記載的“嶧陽孤桐”,描述峄山南坡岩石間生長的優質梧桐。

  2. 琴的代稱
    因峄陽孤桐木質適合制琴,古代常以“孤桐”借指琴。如唐代王昌齡《琴》詩“孤桐祕虛鳴”,宋代陸遊“寫向孤桐誰解聽”均用此意。


二、引申與象征意義

  1. 文學意象
    王安石《孤桐》詩以孤桐自喻,通過“淩霄不屈己”“歲老根彌壯”等句,象征正直不屈、虛心堅韌的品格,并表達願為百姓疾苦奉獻的精神。

  2. 成語中的孤獨狀态(需謹慎使用)
    個别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孤桐”解釋為“孤獨無援的狀态”,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後起引申義。


三、文化背景

據《風俗通》記載,峄山南坡的梧桐因環境特殊,木材紋理細密,制成琴後音色清亮,故被視為制琴上品。這一典故強化了“孤桐”與音樂、高潔品質的關聯。

提示:若需深入探究文學象征,可參考王安石《孤桐》全詩及曆代評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桐》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獨自生長的一株桐樹,孤立而高聳于衆多植物之上,寓意獨特和突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孤(部首:子,筆畫:8) 桐(部首:木,筆畫:8) 來源: 《孤桐》的來源出自古代中國的詩詞文化,用以形容那些孤獨、堅毅、不屈的人或事物。 繁體: 孤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孤栱 例句: 1. 大雨過後,雨滴還殘留在孤桐的葉尖上。 2. 他是那片密林中的一株孤桐,不需依附其他的樹木,獨自茁壯成長。 組詞: 1. 孤兒:指沒有父母或失去父母的孩子。 2. 孤單:形容獨自一人,沒有伴侶或朋友。 3. 孤立:指單獨存在,與其它事物隔離開來。 4. 孤苦:形容生活貧困、沒有依靠。 近義詞: 孤寂、孤獨、孤單、獨立、孤獨寂寞。 反義詞: 衆桐、衆多、衆人、團結、合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