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冯云山的意思、冯云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冯云山的解释

(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冯云山(1815-1852)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姓名在汉语中属于专有名词组合。从构词角度分析:

  1. 姓氏溯源

    “冯”为传统汉族姓氏,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姬姓分支,源自封地“冯城”(今陕西大荔县)。《说文解字》记载“冯”本义为“马行疾”,后演变为姓氏(《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2. 名讳释义

    “云山”作为复合名词,在汉语中具有意象特征:“云”象征高远志向,《康熙字典》释为“山川气也”;“山”代表稳重坚毅,《尔雅》注“土高有石曰山”。二者组合常用于文人雅号,隐喻胸怀天下、志向宏远。

作为历史人物,冯云山是太平天国运动核心领袖,官封“南王”,主导创立拜上帝会组织体系,制定《太平军目》《太平礼制》等制度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通史》)。其历史贡献包括:建立紫荆山根据地、首创圣库制度、设计军队编制体系,为太平天国前期发展奠定基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十九世纪中国社会研究》)。

现代研究领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太平天国研究所通过文献考据,确认冯云山是最早将基督教教义本土化的实践者,其《天情道理书》融合了儒家伦理与宗教思想(《太平天国文书校注》中华书局2018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冯云山”的解释需从以下两个角度综合理解:

一、历史人物(核心含义)

冯云山(约1815-1852,一说1821-1852)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主要贡献包括:

  1. 早期组织者: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紫荆山发展数千信徒,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骨干。
  2. 制度奠基人:制定《太平天历》《太平军目》《太平礼制》,确立太平天国的军制、官制和礼仪体系。
  3. 军事与政治地位:金田起义时任后军主将,永安封王时获“南王”称号,地位仅次于洪秀全。
  4. 牺牲经历:1852年在广西全州蓑衣渡遭清军炮击身亡,成为太平天国早期重大损失。

注:生卒年存在1815-1852和1821-1852两种说法,反映史料记载差异。

二、成语含义(需谨慎对待)

提到“冯云山”被引申为成语,形容“情绪如山崩般激烈”,但该释义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如、5)和《汉语成语大词典》,可能为个别来源的附会解读,建议结合语境查证。

建议:若用于学术研究或严肃场景,建议以历史人物解释为准;若涉及文学比喻,需注意语源可靠性。

别人正在浏览...

八部白槌蒡蓊菜超野揣测楮镪储蓄矗削萃次大仁得婿如龙涤纶斗城萼绿高脚牌搆哄狐怪混成旅践莅节侠羁宦籍名巾鞴镜圆璧合急转弯老鸹翎老先连章凌猎龙神蒙魌绵亘庙社灭火器墨丈寻常奶糕牛山炮子儿饶有风趣生忔察伸述申雪审质十二度噬脐何及手巧衰相私费俗主铁炭庭闱土骨兔华吐茹兔丝燕麦椀茗威强悟禅闲步嚣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