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奉召進見。《莊子·則陽》:“ 史鰌 奉禦而進所,搏币而扶翼。” 陳鼓應 注引 方揚 說:“奉禦,猶今言召對。”
(2).官名。 隋 殿内省設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每局各置奉禦二人總領之。見《隋書·百官志下》。因奉禦掌天子供奉,故 元 明 戲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明 無名氏 《下西洋》:“小官乃奉禦 劉林保 是也,奉聖人的命,與同太監 三保 下西洋國和番。”
“奉禦”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官職和文學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官職含義(隋唐時期)
作為官名,隋朝殿内省(唐稱殿中省)下設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每局設奉禦二人,負責皇室日常供奉事務,如飲食、醫藥、車馬等。這一官職體系在《隋書·百官志》中有明确記載,屬于直接服務皇帝的高級職位。
文學轉義(元明戲曲)
因奉禦職責接近天子,元明戲曲中常以“奉禦”代指宦官。例如明代劇本《下西洋》中,将宦官角色稱為“奉禦劉林保”。這種用法反映了當時對宮廷近侍的泛稱習慣。
其他釋義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尊敬并侍奉君主”(如查字典的成語釋義),但此用法缺乏明确曆史文獻佐證,可能為引申義或現代誤讀。建議優先采用官職及戲曲代稱的古典定義。
奉禦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尊敬地侍奉或服從。
拆分部首和筆畫奉禦的部首是大(凵),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奉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皇家文化,用來描述對君主或高級官員的恭敬、忠誠和侍奉。
繁體奉禦的繁體字是奉禦。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奉禦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但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有些許不同。
例句1. 作為一名忠誠的臣子,他奉禦國家至死不渝。
2. 她奉禦了多年的家族傳統,無論困難如何,從不違背。
組詞奉命、奉行、侍奉、敬奉、畢恭畢敬
近義詞尊崇、敬仰、恭順、順從、順服
反義詞抵抗、反抗、違背、違抗、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