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校官的意思、校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校官的解釋

[field officer] 具有大校、上校、中校或少校軍銜的軍官

詳細解釋

即校事。《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 恪 更拜太傅,於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衆莫不悅。”參見“ 校事 ”。

(1).古代的學官。掌管學校的官員。《漢書·韓延壽傳》:“ 延壽 於是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俎豆,為吏民行喪嫁聚禮。” 顔師古 注:“校亦學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其令郡國各脩文學,縣滿五百戶置校官,選其鄉之俊造而教學之。”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適 南樂 魏廣微 者,亦 忠賢 之假子也,以大學士掌貢舉,而公為其下校官。”

(2). 漢 代指地方學校。《後漢書·明帝紀》:“ 永平 十年,幸 南陽 ……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後漢書·循吏傳·任延》:“又造立校官,自掾史子孫,皆令詣學受業。”《隸釋·漢費鳳别碑》 宋 洪適 釋:“ 費 氏父子三碑,并列於 吳興 校官之壁。”

(3).軍隊中校級軍官。低于将官,高于尉官。校官一般分為上校、中校、少校三6*級。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校官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校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與現代背景區分:

一、現代軍銜體系

指校級軍官,屬于中等軍官級别,介于将官與尉官之間。根據中國軍銜制度:

  1. 等級劃分:設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級()。
  2. 曆史沿革:中國在1955-1965年及1988年恢複的軍銜制中均采用此四級劃分()。

二、古代官職

指掌管學校的官員,多見于漢、三國等時期:

  1. 職能:負責地方教育事務,組織禮儀活動。如《漢書·韓延壽傳》記載其令文學校官主持喪嫁禮儀()。
  2. 設置範圍:漢代郡縣滿五百戶即設校官,選拔人才教學()。

注音與詞性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曆史文獻解析,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三國志》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校官

校官,是一個寓意深遠的詞彙,含有校園中的權威與責任的意味。拆分部首為木和宀,共有12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漢字的一種。在繁體中,校官的寫法為校官。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校官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校官的寫法為校官。它們的字形更為古樸,讓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沉重氛圍。

以下是一些關于校官的例句:

1. 作為校官,他有責任維護校園秩序。

2. 父親是校官,他經常要處理許多學生的問題。

3. 學校裡的校官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紀律。

以下是一些與校官相關的組詞:

1. 校長:學校的最高領導者,也是一種校園中的官員。

2. 教官:指揮訓練士兵或學生的官員。

3. 校風:學校中形成的風氣和傳統,由校官們引領。

以下是一些校官的近義詞:

1. 教務員:負責教務和學生管理的官員。

2. 學監:學校中負責監督學生紀律的官員。

3. 主任:學校中負責某一部門或崗位的官員。

反義詞:

1. 學生:學校中接受教育的人,與校官身份相對。

2. 平民:不擔任官職,不享受特殊權益者。

3. 普通職員:學校中從事一般工作的員工,不具有特殊權力。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校官這個詞的含義以及它在校園中的重要角色。校官們承擔着維護校園秩序和學生安全的責任,對于學校的正常運轉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