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今 四川省 成都市 的别名。 後蜀 孟昶 于宮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以得名。簡稱 蓉城 。見 宋 張唐英 《蜀檮杌》卷下。 南唐 李煜 《感懷》詩:“空有當年舊煙月, 芙蓉城 上哭蛾眉。”
(2).古代傳說中的仙境。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曼卿 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雲,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 芙蓉城 。” 宋 蘇轼 《芙蓉城》詩序:“世傳 王迥 字 子高 ,與仙人 周瑤英 遊 芙蓉城 。 元豐 元年三月,餘始識 子高 ,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芙蓉城”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主要别稱,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為讨愛妃歡心,下令在城牆上遍植芙蓉花。花開時節滿城錦繡,因此得名“芙蓉城”,簡稱“蓉城”。
成都自後蜀時期(約公元934-965年)開始大規模種植芙蓉,據《蜀梼杌》記載,當時城牆上“四十裡如錦繡”,成為城市标志性景觀。
• 成都市花仍為芙蓉花 • 官方簡稱“蓉”廣泛用于車牌(川A)、機構命名(如蓉歐快鐵) • 2020年統計顯示,成都現存古芙蓉樹超10萬株
注意:雖有少數文獻提及江陰别稱芙蓉城,但主流文獻及官方認定均指向成都。欲了解完整曆史記載,可查閱《蜀梼杌》《成都古今集記》等典籍。
《芙蓉城》是指中國湖南省首府長沙市的别稱。這個詞具有濃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是長沙市的代名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芙蓉城》的構成部分為“艸”和“城”。其中,“艸”屬于草字頭的偏旁部首,表示與植物、草木有關的意思;“城”則是獨立的字形,表示城市、城池的意思。
拆分後的筆畫為:“艸”部有3畫,“城”部有10畫。
來源:《芙蓉城》一詞的來源與長沙市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征有關。長沙市地處湘江之濱,四周山水環抱,芙蓉花是當地的特色花卉之一。因此,将大量芙蓉花盛開的長沙稱為《芙蓉城》。
繁體:《芙蓉城》的繁體字為「芙蓉城」。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芙蓉城》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具體寫法在不同曆史時期可能存在差異。
例句:1. 我們明天要去《芙蓉城》遊玩。
2. 《芙蓉城》的夜景非常美麗。
3. 長沙是中國有着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芙蓉城》。
組詞:芙蓉、芙蓉花、長沙、城市
近義詞:長沙、湖南之都、湘都
反義詞:其他城市名或别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