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陶制的酒器。《儀禮·士喪禮》:“東方之饌,兩瓦甒,其實醴酒。”《禮記·禮器》:“君尊瓦甒,此以小為貴也。” 鄭玄 注:“瓦甒,五鬥。” 孔穎達 疏:“此瓦甒,即《燕禮》‘公尊瓦大’也。” 唐 李賀 《箜篌引》:“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
根據權威資料,“瓦甒”一詞有以下兩種解釋:
古代陶制酒器 指中國古代用于盛酒的陶制器皿,屬于傳統禮器的一種。這一解釋來源于古代文獻中對祭祀器具的記載。
拟聲詞用法
需注意該詞屬于生僻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在古籍或方言中遇到此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
《瓦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孩子撒嬌發嗲、任性耍賴的樣子。通常用來形容小孩子在撒嬌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情緒的行為。
《瓦甒》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瓦”和“甬”。其中,“瓦”是瓦片的意思,它是一個三筆的部首,表示陶瓷器皿;而“甬”是一個五筆的部首,也叫作“用”,表示使用或利用。
《瓦甒》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以追溯到民間文化或方言用語中。它通常用來形容孩子任性嬌縱的舉止,在民間的一些神話故事或小說中經常出現。具體它的來源及曆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确定的說法。
《瓦甒》一詞的繁體字為「瓦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差異,而《瓦甒》這個詞在古時的寫法為「瓦甌」。
1. 小明生氣地撅起嘴巴,開始瓦甒起來,希望媽媽能買給他玩具。
2. 小紅在超市裡看到漂亮的衣服,她眼巴巴看着媽媽,希望能瓦甒一下讓媽媽給她買。
瓦甒是一個單獨使用的詞語,很少與其他詞語組合。
1. 撒嬌:形容孩子或女性在發嗲時故意表現得嬌縱、任性。
2. 撒嬌撒嬌:形容孩子或女性在發嗲時表現得極端嬌縱、任性。
瓦甒的反義詞是沉着、冷靜、堅定等詞語,表示一個人表現得成熟、理智,不任性嬌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