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海的意思、東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海的解釋

(1) [The East China Sea]∶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77萬平方公裡,平均深度370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2) [sea in the east]∶泛指東方的大海

詳細解釋

(1).海名。所指因時而異。大抵 先秦 時代多指今之 黃海 ; 秦 漢 以後兼指今之 黃海 、 東海 ; 明 以後所指始與今之 東海 相當。今之 東海 海域,北起 長江 口北岸,南以 廣東省 南澳島 至 台灣省 南端一線為界,東至 琉球群島 。

(2).泛指東方的大海。《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鼃,不足與語東海之樂。” 漢 枚乘 《七發》:“秉意乎南山,通望乎東海,虹洞兮蒼天,極慮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元 關漢卿 《西蜀夢》第四折:“來時節玉蟾出東海,去時節殘月下西樓。”《紅樓夢》第四回:“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來請 金陵王 。”

(3).指我國東方濱海地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 大公 乎!’” 楊伯峻 注:“為東海諸國之表率者,可能是 姜太公 之國。”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五侯九伯,實得征之。世胙太師,以表東海。”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灼灼 淮陰 ,靈武冠世……二州肅清,四邦鹹舉。乃眷北 燕 ,遂表東海。”

(4).郡名。 秦 置。 楚 漢 之際也稱郯郡。治所在 郯 (今 山東 郯城 北)。 西漢 轄境相當今 山東 費縣 、 臨沂 、 江蘇 贛榆 以南, 山東 棗莊市 、 江蘇 邳縣 以東和 江蘇 宿遷 、 灌南 以北地區。其後曆代屢有設置,轄境及治所亦有變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東海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核心地理概念

  1. 海域定義

    指中國東部、長江口以南至台灣海峽以北的陸緣海,西接中國大陸,東鄰琉球群島與九州島。其範圍北起長江口北岸,南至廣東省南澳島,是太平洋西部邊緣海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漢語大詞典》漢典網)。

  2. 詞源釋義

    “東”表方位,“海”指靠近大陸的水域。《說文解字》釋“海”為“天池也,以納百川者”,東海因位于中國東方而得名(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神話意象

    古籍中東海為“四海”之一,象征東方神域。《山海經》載“東海中有流波山”,是神話生物夔牛的居所;《莊子·秋水》以“東海之鼈”喻宇宙浩瀚,成為哲學隱喻(來源:《漢語大詞典》)。

  2. 文學符號

    詩詞中常借東海抒懷,如李白“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深?湯湯回回,東歸之海”(《古風》)以東海喻人生歸途(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現代術語規範

  1. 地理術語

    現代地理學界定為:北緯23°30′-33°00′,東經117°11′-131°00′,平均水深349米,面積約77萬平方公裡。包含舟山群島、釣魚島等重要島嶼(來源:《中國地理百科全書》)。

  2. 法律定義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框架下,東海涉及中國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劃界,具明确國際法内涵(來源:《國際海洋法條約釋義集》)。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詞條:http://www.zdic.net/hans/東海
  2.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https://www.cp.com.cn/book/7f1c7f5e.html
  3.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https://www.cihai.com.cn/

網絡擴展解釋

東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可分為地理概念和文化象征兩個層面:

一、地理概念

  1. 地理位置與範圍
    東海(East China Sea)是位于中國大陸東部的邊緣海,北接黃海(以長江口北岸至韓國濟州島連線為界),南連南海(以台灣海峽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和九州島。海域面積約77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370米,最深處達2719米。

  2. 自然特征與資源

    • 東海大陸架廣闊,漁業資源豐富,是中國海洋生産力最高的海域之一。
    • 海底蘊藏石油資源,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注入帶來豐富的沉積物。
    • 鹽度分布不均,西部為31-32‰,東部達34‰。
  3. 國際與國内定義差異
    國際上“東中國海”範圍更廣,包含渤海、黃海及常規東海,而中國通常将東海單獨劃分。

二、文化象征

  1. 東方與生機的象征
    古代以“東”為尊,東海因位于日出方向,常被賦予萬物生發、吉祥繁榮的寓意,如“福如東海”的典故。

  2. 文學與哲學中的意象
    先秦文獻中,東海泛指東方海域,後逐漸具象化。《荀子》等典籍以東海比喻廣闊與深邃,體現古人對自然的敬畏。

三、曆史演變

早期“東海”範圍模糊,先秦多指今黃海,秦漢後擴展至當前東海區域,明代後地理概念趨于穩定。

東海既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實體,也是中華文化中承載哲學與美學意義的符號。如需更詳細數據(如具體島嶼分布),可參考權威百科或海洋地理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慠俗蹦蹦跳跳邊賦邊戈兵不厭權川途黜官大科道賀等次法士诽诽甘肥剛柔谷梁訇棱厚下歡嘗宦要賈國積澱瑾瑕羁人劇種忼直空速鍊術麻詞盲聽納失失内逆攀龍附骥柈杅批亢搗虛潛心券直日要三面人三屍五鬼沙闆兒錢篩籮贍洲神保生物鐘升西天涉訟收兵首職稅鞍四照送燈台沓貪天錘銅綠往程頑涎蓶扈微音僞證瞎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