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庸的意思、謹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庸的解釋

謂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孔穎達 疏:“庸謂中庸。庸,常也。從始至末,常言之信實,常行之謹慎。”又《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鄭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謹也。” 明 趙南星 《許州重修尊經閣記》:“夫 鄭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謹庸、強恕之訓知之矣。過於庸則非道,離於恕則非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謹庸”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謹庸”指言行敬慎且合乎中庸之道。其中:

二、經典出處

該詞源自《易經·乾卦》和《禮記·中庸》:

  1. 《易經》提到“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孔穎達注解為“中庸之道需常守信實、常行謹慎”。
  2. 《禮記》進一步強調“德常行,言常謹”,鄭玄注解釋為日常言行需符合道德規範。

三、應用示例

明代趙南星在《許州重修尊經閣記》中引用“謹庸”一詞,說明其作為道德準則的曆史意義,并指出“過于庸則非道,離于恕則非仁”。

四、近義與反義

“謹庸”融合了儒家“中庸”思想與“謹言慎行”的修身要求,強調通過日常言行的規範達到道德平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謹庸》的意思

《謹庸》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謹慎而順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事物和他人時非常小心謹慎,同時又能順從他人的意願。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謹庸》由謹(讠部)和庸(廣部)組成。

謹的部首是讠,總共有10畫;庸的部首是廣,總共有5畫。

來源和繁體

《謹庸》是古代出土文獻《竹書紀年》中的一個獨立詞條。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謹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關于《謹庸》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目前并沒有确切的資料,因此無法給出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總是非常謹庸,從不敢大意。

2. 她謹庸地遵循父母的教誨,一直表現出了良好的禮儀素質。

組詞

1. 謹慎:小心謹慎,注意細節。

2. 順從:遵從他人的意願,不做違背的事情。

3. 遵循:遵守規則、約定或指示。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1. 謹慎:小心、慎重。
2. 恭敬:尊敬、敬重。
反義詞:
1. 魯莽:草率、輕率。
2. 倔強:固執、執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