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an and distasteful language or conduct] 形容細緻地描繪出事物的形狀
窮形盡相,陋燕壁之含丹;寫妙分容,嗤吳屏之墜筆。——唐· 盧照鄰《益州長史胡樹禮為亡女造畫贊》
(2) 亦作“窮形極狀”
亦作“ 窮形極相 ”。1.形容描摹極其生動逼真。《文選·陸機<文賦>》:“雖棄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 呂向 注:“故雖不見方圓之形,終期盡物之象也。相,象也。” 唐 盧照鄰 《益州長史胡樹禮為亡女造畫贊》:“窮形盡相,陋 燕 壁之含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徹底尋根,表明騙子;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2).形容人丑态畢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回目:“破資財窮形極相,感知己瀝膽披肝。”
(3).指怪像百出。 ********* 《萍蹤寄語》七:“有一處是用水門汀建成的大坑,内有四五尺高的猴子數十隻,投以甘蔗,即争奪狂叫,扭打得窮形盡相,引人哄笑。”
“窮形盡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具有雙重性,以下為詳細解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解析,可參考《文賦》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窮形盡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種局面或狀态變得極為糟糕,沒有什麼好的變化餘地。
《窮形盡相》的拆分部首是窮(穴)+ 形(開)+ 盡(人)。窮共有4筆,形共有7筆,盡共有6筆。
《窮形盡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轉旋車店大狗皮》一書中。繁體字的寫法為《窮形盡相》。
在古時候,窮形盡相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如《窮形盡相》。
他們經曆了連續幾年的經濟衰退,現在的情況已經是《窮形盡相》了。
窮途末路、形同陌路、盡善盡美
形同虛設、窮途末路、岌岌可危
貴族生活、富麗堂皇、興盛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