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 先秦 时代多指今之 黄海 ; 秦 汉 以后兼指今之 黄海 、 东海 ; 明 以后所指始与今之 东海 相当。今之 东海 海域,北起 长江 口北岸,南以 广东省 南澳岛 至 台湾省 南端一线为界,东至 琉球群岛 。
(2).泛指东方的大海。《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鼃,不足与语东海之乐。” 汉 枚乘 《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牀,龙王来请 金陵王 。”
(3).指我国东方滨海地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 大公 乎!’” 杨伯峻 注:“为东海诸国之表率者,可能是 姜太公 之国。”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胙太师,以表东海。”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灼灼 淮阴 ,灵武冠世……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 燕 ,遂表东海。”
(4).郡名。 秦 置。 楚 汉 之际也称郯郡。治所在 郯 (今 山东 郯城 北)。 西汉 辖境相当今 山东 费县 、 临沂 、 江苏 赣榆 以南, 山东 枣庄市 、 江苏 邳县 以东和 江苏 宿迁 、 灌南 以北地区。其后历代屡有设置,辖境及治所亦有变迁。
东海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海域定义
指中国东部、长江口以南至台湾海峡以北的陆缘海,西接中国大陆,东邻琉球群岛与九州岛。其范围北起长江口北岸,南至广东省南澳岛,是太平洋西部边缘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汉语大词典》汉典网)。
词源释义
“东”表方位,“海”指靠近大陆的水域。《说文解字》释“海”为“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东海因位于中国东方而得名(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神话意象
古籍中东海为“四海”之一,象征东方神域。《山海经》载“东海中有流波山”,是神话生物夔牛的居所;《庄子·秋水》以“东海之鳖”喻宇宙浩瀚,成为哲学隐喻(来源:《汉语大词典》)。
文学符号
诗词中常借东海抒怀,如李白“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深?汤汤回回,东归之海”(《古风》)以东海喻人生归途(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地理术语
现代地理学界定为:北纬23°30′-33°00′,东经117°11′-131°00′,平均水深349米,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包含舟山群岛、钓鱼岛等重要岛屿(来源:《中国地理百科全书》)。
法律定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东海涉及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具明确国际法内涵(来源:《国际海洋法条约释义集》)。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
东海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可分为地理概念和文化象征两个层面:
地理位置与范围
东海(East China Sea)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的边缘海,北接黄海(以长江口北岸至韩国济州岛连线为界),南连南海(以台湾海峡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0米,最深处达2719米。
自然特征与资源
国际与国内定义差异
国际上“东中国海”范围更广,包含渤海、黄海及常规东海,而中国通常将东海单独划分。
东方与生机的象征
古代以“东”为尊,东海因位于日出方向,常被赋予万物生发、吉祥繁荣的寓意,如“福如东海”的典故。
文学与哲学中的意象
先秦文献中,东海泛指东方海域,后逐渐具象化。《荀子》等典籍以东海比喻广阔与深邃,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早期“东海”范围模糊,先秦多指今黄海,秦汉后扩展至当前东海区域,明代后地理概念趋于稳定。
东海既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也是中华文化中承载哲学与美学意义的符号。如需更详细数据(如具体岛屿分布),可参考权威百科或海洋地理文献。
奥义阿童阿罔保温杯蚕具驰触絺绤当牢定舍豆粥断制咄呐恩威并著風鷁焚枯浮苍改撰革鞔宫朝光溜关见鼓纛花生汇单笏头架空见户郊野诘责酒食九子铃戟支卷蓬窥议癞猴子擂木洛龟马嚼密写疟龟襻舆蚍衃柔腻柔谦赡闻省头香食甘寝宁视死若生水光山色檀弓逃潜田册天瑞停绝颓迭唾液汙泥详密翔儛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