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底死的意思、底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底死的解釋

(1).總是,老是。 宋 柳永 《滿江紅》詞:“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 宋 周邦彥 《看花回·詠眼》詞:“因個甚、底死嗔人,半晌斜眄費熨貼。”

(2).竭力,拼命。底,通“ 抵 ”。 宋 黃庭堅 《送蘇太祝歸石城》詩:“僕夫結束底死催,馬翻玉勒嘶歸鞅。” 宋 石孝友 《清平樂》詞:“底死留春春不住,那更送春歸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底死”在現代漢語中屬于生僻用法,經考辨或為“抵死”之誤。作為古漢語遺留詞,“抵死”的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

  1. 基本釋義

    指竭力、堅持到底,含“拼命”“無論如何”之義。如《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載:“人急燒香,犲狼抵死”,此處“抵死”表“無論如何都要達成”的強烈意願。

  2. 詞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唐宋文獻,由“抵”(到達)與“死”(極限)組合而成,引申為“至死不休”。宋代晏殊《蝶戀花》詞“百尺朱樓閑倚遍,薄雨濃雲,抵死遮人面”即用此典。

  3. 方言存續

    在粵語、閩南語等方言中保留“抵死”一詞,多指“活該”“理應如此”,如粵語俗語“偷雞唔到蝕揸米,抵死!”(偷雞不成蝕把米,活該!)。

  4. 近義對照

    與“拼死”“決意”等詞義近,但“抵死”更強調主觀堅持,常見于文學修辭。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底死"一詞在古典文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一、副詞用法(表頻率) 釋義:表示動作的持續或反複,可譯為"總是、老是"。
例證:

二、副詞用法(表程度) 釋義:表示行為的極端程度,可譯為"竭力、拼命"(此時"底"通假"抵")
例證:

補充說明:該詞屬于古漢語遺留用法,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宋詞等古典文學作品或部分方言表達中。如需深入探究具體詩句的語境内涵,建議查閱《全宋詞》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熬磨包衣種子拔幟樹幟貝多不情之請參陪塵氛稱冤床罩春魂頂磚頭鬥引短袖遁屍風霜雨雪富人侯格樣漢碑額函翰紅絲硯槐安國撶楫惠莊魂骸觳土教勉焦月教宗疾間稽慢驚孱金戺禁制品狷憤絕裾軍客來者可追老壽累身涼幽幽漫題免慮傾圮岐嶷權節商港省勁,省勁兒失事飾言耍獅子隨宜素甲天牛鼍龍圖為不軌委然韡如文成履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