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樣的意思、格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樣的解釋

标準式樣;模樣。《舊五代史·晉書·李怿傳》:“時常侍 張文寳 知貢舉,中書奏落進士數人,仍請詔翰林學士院作一詩一賦,下禮部,為舉人格樣。”《朱子語類》卷二一:“誠恐古人作文,亦須有箇格樣,遞相祖述。” 元 李唐賓 《風入松》套曲:“塵蒙金鎖閑朱幌,淚濕香絨冷繡牀。無語傍粧臺。全不似舊時格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格樣”的漢語詞典釋義

“格樣”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格”與“樣”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典範性的标準、樣式或規格,強調符合規範、可供效仿的範式。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權威來源分述:


一、語義解析

  1. “格”的本義

    “格”本指木條框架(《說文解字》:“格,木長貌”),引申為标準、法式(如“合格”“格律”),含規範、界限之意。

  2. “樣”的本義

    “樣”原指橡樹(《說文》),後借指形狀、模式(如“樣式”“樣本”),側重具體形态的示範性。

  3. “格樣”的合成義

    二者結合後,指兼具規範性與示範性的标準樣式,常見于描述器物形制、行為典範或藝術範式。例如:

    “此瓷器須按宮廷格樣燒制。”——強調工藝标準。

    “舉止當有士人格樣。”——指行為合乎身份規範。


二、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辭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23頁)

    釋“格樣”為:“标準的式樣;典範。”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版。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未直接收錄“格樣”,但“格”釋義含“标準”,“樣”釋為“形狀”,可複合理解。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古代漢語詞典》

    引清代《通俗編》注:“格樣,猶言法式。”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


四、相關概念辨析

注:因權威網絡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線上版)需訂閱訪問,此處僅标注紙質辭書來源。如需電子資源,可查閱商務印書館涵芬APP或國學大師網(www.guoxuedashi.com)收錄的辭書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格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其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

2.語源與用法

3.文學引申

4.現代關聯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舊五代史》《朱子語類》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查詩文()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寶乘爆破筒貶放純度出誅躇足帶累盜財悼懼凍雨貳負逢留風棹蜂子赴調隔生黑狗脊懷恨在心徽儀護階君子骥伏枥鏡誡井斜金天金鹦鹉玖鏡季羨林跻緻聚財絶後拘彌誇豔藍婆煉焦鸾驚鸾鳴闾裡茅搜廟論鳴笳拼刺頻婆菓譜氏牽牛俏媚七牢铨柄省改升水升馭順風行船說下宋武台天鐘同步發電機危笃蚊母草五猶嚣號颬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