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ld things up]∶誤事;失敗
吾令汝同馬谡守街亭,汝何不谏之,緻使失事?——《三國演義》
(2) [(have an) accident]∶發生意外事故,産生不幸後果
飛機失事
(1).處事失誤。《素書·安禮》:“饑在賤農,寒在惰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
(2).指戰事失敗。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繼而巡按禦史 燕儒宦 亦奏,某處於某日失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諸将多失事,副将 張興 ,遊擊 孟臣 ,皆因土兵降 番 通賊戰死。”
(3).發生不幸的事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州牧幾日前曾見這張失事的報單過,曉得是真情。” 許地山 《鐵魚的鰓》:“還有艇裡底水手,個個有一個人造鰓,萬一艇身失事,人人都可以迅速地從方便門逃出,浮到水面。”
“失事”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處事失誤 指處理事務時出現錯誤或疏漏,常見于古代文獻。如《素書·安禮》提到“危在失事”,強調治理中的失誤風險。
戰事失敗 特指軍事行動未達預期目标,例如《三國演義》中馬谡失守街亭被問責的情節。
發生不幸事故(現代常用義) 多用于描述交通工具意外,如飛機、輪船等突發災難事件。例如法航空難理賠案例,或《初刻拍案驚奇》中貨船沉沒的情節。
使用特點: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代典籍、文學案例及現代應用場景,完整覆蓋該詞語義演變脈絡。
失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包含“失”和“事”兩個部分。
“失”字的部首是“大”,筆畫數為5畫。它表示失去、遺漏的意思。
“事”字的部首是“亅”,筆畫數為4畫。它表示事件、事情的意思。
失事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是由“失去”和“事情”這兩個詞組合而成。在現代漢語中,失事常常用來形容交通工具或建築物發生意外或災難性的事故。
在繁體字中,失事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失事”。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對于失事這個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漢字保持一緻,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以下是一些使用失事這個詞的例句:
1. 飛機在起飛過程中失事了。
2. 這艘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發生了失事。
組詞:失落、事故、失誤
近義詞:意外、災難、事故
反義詞:平安、成功、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