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瘠薄之土。《管子·地員》:“觳土之次曰五鳧。五鳧之狀,堅而不骼。”
“觳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管子》中土壤分類的完整體系,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權威文獻。
觳土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以懷疑的态度看待土地或對土地感到疑惑。觳土的拆分部首是⼟(部首為土)和句(部首為又),共有9畫。
觳土一詞最早出現于《漢書·仙書志》中,原文是“凡士之觳土也”,意指士人對土地的懷疑或疑惑。觳土一詞是從古漢語中演變而來,用來形容人對土地的态度。
觳土的繁體字為「觳土」,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觳土的寫法可能有變化。然而,觳土所代表的意思和發音并未改變。
1. 他對農田的産量觳土,不相信農民的說法。
2. 這位學者對于傳統農業觳土,認為現代科技會取代農耕。
觳土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觳土觀點
2. 觳土态度
3. 觳土觀念
與觳土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懷疑土地
2. 疑惑農田
3. 不信任土地
與觳土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信任土地
2. 相信農田
3. 理解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