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信的意思、德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信的解釋

恩德與威信。《漢書·晁錯傳》:“ 錯 不稱陛下德信,欲疏羣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 吳 ,亡臣子禮,大逆無道。”《後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閒兄弟稱王,而德信不聞於士民,功勞未施於百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德信是由“德”與“信”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二者的本義及文化内涵理解:

一、單字釋義

  1. 德(dé)

    • 本義:指内在的品德、操守,引申為符合天道人倫的善行。《說文解字》釋為“升也”,段玉裁注:“升,當作登……引申為凡上進之稱。”後演變為道德、恩惠之義。
    • 哲學内涵:儒家強調“德”為修身之本,如《論語·為政》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00頁。

  2. 信(xìn)

    • 本義:言語真實,誠實不欺。《說文解字》:“信,誠也。從人從言。”
    • 倫理擴展: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指待人接物守諾重約。如《論語·顔淵》:“民無信不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289頁;《辭源》修訂本,第198頁。

二、複合詞“德信”的釋義

核心含義:兼具高尚品德與誠信守諾的德行境界,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的統一。

三、文化中的經典用例

  1. 《論語·陽貨》:

    “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體現“信”作為“德”的外顯,是建立社會信任的基石。

  2. 《孟子·離婁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暗含“德信”為得民心之根本。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德信”常用于強調: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許慎(漢).《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影印本.
  4. 朱熹(宋).《四書章句集注》. 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古籍原文引用均依據通行校勘本,現代辭書釋義綜合多家權威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德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德信”由“德”與“信”二字組成:

組合後,“德信”通常表示品德高尚且言行誠信,形容一個人值得信賴、光明磊落。


二、詳細解釋

  1. 品德與誠信的結合
    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的統一。例如,在《漢書·晁錯傳》中,“德信”被用于批評臣子未能體現君主的恩德與威信。

  2. 曆史文獻中的特殊含義
    在部分古籍(如《後漢書》)中,“德信”被解釋為恩德與威信,特指統治者或領袖通過仁德與威嚴建立的公信力。


三、現代應用


四、總結

“德信”既包含傳統道德觀中對品德的重視,也融合了誠信的實踐要求。其含義可因語境不同略有差異,但核心始終圍繞德性與信用的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

本出笨瓜辨析鼻元音采香迳崇偉泚颡次緒聰明反被聰明誤東奔西撞督切俄瞬遏制番情附國郭隗台鴻寶猴刺脫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回飈矯勁既不沙雞蛋清結欵季氏濟世愛民快貨狂騁老君列位鄰舍利錢力守廬僥茂美錨繩眉蛾冥籍明刻民性拿問潛涉喬扮青純起繇儒喆喪亂三皇五帝詩庭之訓死死平平蘇轼亭渟炜耀無灰酒無用武之地五雲車香奁弦匏效官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