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采香徑 ”。
“采香迳”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既指具體的曆史遺迹,也引申為成語表達抽象意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構成
由“采”(采集)、“香”(香氣/花草)、“迳”(小徑)三字組成,字面可理解為“采摘芳香花草的小路”。
抽象寓意
作為成語時,比喻追求美好事物或高尚品質的行為,常用于描述對藝術、文化、自然之美的向往。
地理位置
位于江蘇張家港市香山東南麓,是一條長約3公裡的蜿蜒山徑,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遣美人于此采香,故得名。路徑兩側景色秀麗,現存小石林、香山寺等景點。
文獻記載
清代《江陰縣志》明确記載其由來,唐代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宋代柳永等均在詩詞中提及,如“香徑沒、徒有荒丘”(柳永《雙聲子》)。
描述自然活動
指代閑暇時漫步山野、欣賞花草的情景,如“周末去香山走采香迳,感受自然氣息”。
比喻精神追求
用于強調對美好事物的追尋,例如:“他潛心研究古琴藝術,如行走在采香迳中,心向雅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引用或景點詳情,可參考《江陰縣志》或蘇州地方文史資料。
《采香迳》是一個成語,意為尋找香氣的小路。它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美好的事物中追求和尋找的過程。
《采香迳》的部首為艸,總共有12個筆畫。
《采香迳》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多指人們追求美好事物的行為。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採香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采香迳」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書法風格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採香逕」或「採芬徑」等。
1. 他沿着采香迳一直走去,欣賞着田間的花朵和草地上的芳香。
2.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不要忽視生活中的小事,就像是尋找采香迳一樣,總能找到點美好。
衍生詞:采風、香迹、迳徑
近義詞:尋香之路
反義詞:閉塞小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