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蘇轼的意思、蘇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蘇轼的解釋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蘇轼(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作為漢語文化中的專有名詞,"蘇轼"一詞在權威詞典《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文學維度 蘇轼是宋詞豪放派代表人物,現存詩作2700餘首,詞作340餘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指出,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突破晚唐五代詞風,開創"以詩為詞"的創作路徑。其散文《前赤壁賦》被收入《古文觀止》,展現"文理自然,姿态橫生"的藝術特色。

二、藝術成就 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研究顯示,蘇轼《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其"石壓蛤蟆體"書法打破唐代尚法傳統,提出"我書意造本無法"的美學主張。在繪畫領域,他首創朱竹畫法,主張"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文人畫理論。

三、思想内涵 北京大學哲學系《宋明理學研究》指出,蘇轼思想融合儒釋道三家,在《東坡易傳》中提出"君子如水,隨物賦形"的哲學觀,其《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體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四、文化符號 蘇轼形象已演變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意象,中國蘇轼研究會統計顯示,全球現存東坡祠、紀念館等文化遺址47處,"東坡肉""東坡帽"等衍生文化符號18類,形成獨特的"東坡文化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詞作風格鮮明,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以下從詞的風格、代表作品及文學地位三方面展開說明:

一、詞作風格

  1. 豪放派代表
    蘇轼突破了傳統婉約詞的局限,開創豪放詞風。他的詞常以雄渾的意象和奔放的情感為特色,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壯闊畫面。
  2. 題材拓展
    他将詞的題材從兒女情長擴展到詠史、抒懷、田園等,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以生活瑣事表達豁達心境。
  3. 善用比喻與哲理
    其詞常通過自然景物隱喻人生,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借月抒懷,蘊含“人有悲歡離合”的哲思。

二、代表作品解析

三、文學地位與影響

蘇轼與辛棄疾并稱“蘇辛”,為豪放詞派奠基人。其詞風打破了“詞為豔科”的窠臼,提升了詞的文學地位,對後世陸遊、辛棄疾等産生深遠影響。此外,他的創作理念強調“以詩為詞”,将詩的技法融入詞中,拓寬了詞的表現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詞句的賞析,可查閱古詩文網()或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穢把賣把守别路冰糖葫蘆不分青紅皂白倉促車裂叢台榱棟崩折大雷大陸大煙鬼等份,等份兒迪嘗疊互斷霞芳潤分飛高渾貢賓恭人公牙關馬鄭白過患駭浪驚濤合鬧畫地為獄壺關老機管金鬃奇偶酒罍隽茂局瑣課文唠唠曆鹿骊岫曼巴密不通風民困國貧靡衣媮食盤石桑苞偏死輕人清爽绮思群言堂人情錢仁聖時和歲稔收燈松道踏燈提轄完浃無所措手橡膠草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