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君的意思、老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君的解釋

[Laojun] 中國道教對老子的神化稱呼,又稱“太上老君”。多種道教經典對老子有各種神化說法,大緻說老子以“道”為身,無形無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長存不滅,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間,為曆代帝王之師,伏羲時為郁華子,神農時為大成子,祝融時為廣成子

詳細解釋

指 老子 。 李老君 或 太上老君 的省稱。《後漢書·孔融傳》:“ 融 曰:‘然。先君 孔子 與君先人 李老君 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 融 與君累世通家。’” 唐 王建 《贈太虛盧道士》詩:“想向諸山尋禮遍,卻廻還守 老君 前。”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七七:“後宮歌舞全抛擲,每日焚香事 老君 。”《紅樓夢》第五二回:“又不是 老君 的仙丹,那有這麼靈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老君”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核心含義,分别源于道教文化和傳統敬語,具體解釋及權威來源如下:


一、道教至高神“太上老君”的尊稱

釋義:道教“三清”尊神之一,被奉為道教始祖,即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的神化形象。道教認為其是“道”的化身,象征宇宙本源,常以白發長須、手持太極扇的老者形象出現。 權威來源:

  1. 《中華道教大辭典》(胡孚琛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明确将“老君”定義為“太上老君”的簡稱,并指出其神格化過程始于東漢,在道教典籍中被尊為創世神和教化之主。

  2.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記載老子“修道而養壽”,後成為道教神化的基礎,司馬遷稱“老子,隱君子也”,為後世神化提供曆史依據。

  3. 《抱樸子·内篇》(葛洪著,中華書局校釋本)

    東晉葛洪将老子列為得道真仙,稱“老君”掌天文曆法,是“得道之聖”,奠定其道教至高神地位。


二、對年長男性的敬稱

釋義: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含敬意與親切感,常見于明清小說及地方方言。 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義二:“尊稱年老之男子”,引例為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老君,你這一位令郎,也真個算得好學。”

  2. 《稱謂錄·尊老稱謂》(清代梁章钜著,中華書局整理版)

    記載“老君”為宋元以來對長者的通稱,與“老丈”“老先生”同義,體現傳統尊老文化。


補充說明

在中醫古籍中,“老君”亦為中藥“芒硝”的别名(見《本草綱目·石部》),但此用法現代已罕見,主流釋義仍集中于道教神祇與尊稱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老君”是道教對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神化稱呼,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老君全稱“太上老君”,是道教将老子(李耳)神格化後的尊稱。老子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被道教吸收後,逐漸被賦予至高神的地位。

  2. 道教神化形象

    • 據道教經典,老君以“道”為身,無形無名,生于天地形成之前,居于太清仙境,具有永恒不滅的特性。
    • 傳說他常化身降世,如伏羲時代的郁華子、神農時代的大成子等,擔任曆代帝王之師。
  3. 曆史文獻記載
    《後漢書·孔融傳》中已出現“老君”的記載,表明漢代便存在對老子的神化傾向。道教典籍如《老子想爾注》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形象。

  4. 文化應用示例
    文學作品中常見相關表述,如“太上老君煉丹爐”“老君騎青牛”等,體現其在民間信仰中的影響力。

“老君”本質是道教通過宗教化诠釋,将老子從哲學家轉化為具有創世、教化功能的神祇,反映了道家思想與宗教實踐的結合。

别人正在浏覽...

暗中傾軋邊調步晷才大難用躔度承明籌運蹀鞚定風波東羅馬帝國鬥攢鍍層犯冒粉身格鬥瓜洲故倡固護輥輥何道洪緒嘩啦啦迦梨郊節能吉兇鈞敵罝兔捆心蠟扡靈轜禮勝則離亂發露營賣市蠻靴毛燕溟海畝丘牧業内疚懦兒俳诙青霓傾訴琴音瓊台奇士仍接撒腳傷毆生慮慎厚識曲讨采頭天座跳擲通欄标題屠噬望峯息心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