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效官的意思、效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效官的解釋

(1).授官。《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宣王 有志,而後效官。” 杜預 注:“效,授也。”《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通其旁徑,必彫風俗;召以效官,居然屍素。”

(2).引申指做官。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書郎表》:“臣幼乏篆刻,長睽圖史,智罕效官,志闋從政。”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我本山中人,誤為時網牽,牽率使讀書,推挽令效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效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授官
    指授予官職的行為。該用法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後效官。”()杜預注:“效,授也。”意為周宣王有志向,之後授予官職。《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也提到“召以效官,居然屍素”,指被召授官職卻無所作為()。

  2. 引申指做官
    強調擔任官職的職責或狀态。例如南朝江淹在《拜中書郎表》中自謙“智罕效官”,表示自己缺乏為官的才智();唐代白居易《遊悟真寺詩》中“推挽令效官”則描述被推舉做官的經曆()。

用法說明
“效官”屬于古代文獻中的正式用語,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圍繞官職的授予與履職,常見于史書、奏表及詩詞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效官》的意思

《效官》是指執行官職的能力和效率。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效”和“官”,下面将對這兩個字進行拆分、來源和相關信息進行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效”的拆分部首是“攵”,總共有10個筆畫;“官”的拆分部首是“宀”,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效官》這個詞最早見于《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琉璃瓦上敲暖鑼,敲到史官鈴聲過。”它主要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擔任官職時的能力和表現。

繁體

《效官》的繁體字為《效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然而,《效官》這個詞在古代與現代的寫法相差不大,仍然是由“效”和“官”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在任職期間非常努力,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效官之能。

2. 這位官員以其高效的工作方式而被人稱為效官典範。

相關詞彙

組詞:效勞、官方、效能、官吏。

近義詞:盡職、盡責、勤勉、幹練。

反義詞:敷衍、馬虎、懶散、失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