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全的意思、德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全的解釋

德行完備。《莊子·天地》:“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成玄英 疏:“言執持道者則德行無虧,德全者則形不虧損,形全者則精神專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德全"是漢語中承載傳統倫理觀念的重要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德行完備無缺",核心内涵包含道德修養的完整性與行為實踐的圓滿性。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德充符》:"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強調内在品德對生命狀态的統攝作用。從構詞法分析,"德"指代《周易·系辭》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創生性倫理,"全"則取《說文解字》"完也"之本義,二者組合形成對理想人格的完整诠釋。

在儒家經典體系中,《孟子·盡心上》提出"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的德性觀,可視為"德全"思想的實踐路徑。道家典籍《文子·精誠》則從"懷天道,包天心"的維度拓展其宇宙論意義。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用于表彰具有綜合道德修養的人物,如《二十四史》中"德全而行備"的史評體例,既包含個人操守的嚴謹性,也涵蓋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

網絡擴展解釋

“德全”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德全”指德行完備,強調個人在道德修養上的完整性。這一概念最早見于《莊子·天地》:“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意為遵循自然之道的人德行無缺,進而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


二、哲學内涵

  1. 道德與自然的統一
    “德”不僅指傳統道德規範,還包含順應自然規律的深層含義。如《黃帝内經》提到“德全不危”,認為遵循陰陽之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等行為,是“德全”在養生中的體現。
  2. 内外兼修的狀态
    莊子學派認為,德行完備者能達到“形全”(身體康健)與“神全”(精神專注)的統一,體現身心合一的思想。

三、延伸意義

  1. 社會與自然的和諧
    古人主張“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強調通過德全實現個人與社會、自然的協調共生。
  2. 現代啟示
    當代視角下,“德全”可理解為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的平衡,既包含品德高尚,也需具備讓自身和他人舒適的能力,避免因偏執而損害和諧。

四、總結

“德全”是融合道德、自然規律與身心健康的綜合性概念,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标準,也對現代人追求全面健康具有借鑒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敖惰敖言杯盤狼籍變名易姓成軸觸衰詞彙毳幕存想鵰翮地上天宮端妍摓策鳳女鋒頭貢憤構慝鼓謲過任虹帶黃登登狐假虎威交點結引進補舉義穅豆羸餓兩敗龍亶羅鉗吉網路岐人錳鋼缗繦年盡歲除旁道炰虓披觌清良人道主義省敵神和視同兒戲收瘗輸款說三分四愛鎖鼻術泰龜踏獸車畋弋同硯頭訖頹遷頹唐圖子微蒙物殷俗阜笑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