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的意思、德全的詳細解釋
德全的解釋
德行完備。《莊子·天地》:“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成玄英 疏:“言執持道者則德行無虧,德全者則形不虧損,形全者則精神專一。”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全的解釋 全 á 完備,齊備,完整,不缺少:齊全。完全。智勇雙全。求全責備。 整個,遍:全部。全國。全民。全神貫注。全心全意。 都:代表全來了。 使不受損傷:保全。 姓。 齊都 筆畫數:; 部首:入;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德全”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德全”指德行完備,強調個人在道德修養上的完整性。這一概念最早見于《莊子·天地》:“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意為遵循自然之道的人德行無缺,進而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
二、哲學内涵
- 道德與自然的統一
“德”不僅指傳統道德規範,還包含順應自然規律的深層含義。如《黃帝内經》提到“德全不危”,認為遵循陰陽之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等行為,是“德全”在養生中的體現。
- 内外兼修的狀态
莊子學派認為,德行完備者能達到“形全”(身體康健)與“神全”(精神專注)的統一,體現身心合一的思想。
三、延伸意義
- 社會與自然的和諧
古人主張“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強調通過德全實現個人與社會、自然的協調共生。
- 現代啟示
當代視角下,“德全”可理解為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的平衡,既包含品德高尚,也需具備讓自身和他人舒適的能力,避免因偏執而損害和諧。
四、總結
“德全”是融合道德、自然規律與身心健康的綜合性概念,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标準,也對現代人追求全面健康具有借鑒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全(dé quá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品德完善,道德全面。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彳”(chuò)部,右邊是“又”(yòu)部。總共有五畫。德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德全」。
德全這個詞可以用在很多句子中,比如說:“他具有德全的品質,深受人們的尊敬。” 這句話意思是他的品質非常好,所以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除了德全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詞語可以用來表達類似的意思。比如說,“德行高尚”、“道德完美”等。這些詞語都表示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反義詞是相對于德全來說具有相反意義的詞語。與德全相反的詞可以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等。這些詞語表示一個人的品德和道德不好。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