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憤的意思、貢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憤的解釋

潰亂,惑亂。《文選·班固<幽通賦>》:“ 周 賈 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 周 , 莊周 ; 賈 , 賈誼 也。貢,潰也,憤,亂也。盪,盪不知所守也。 莊周 賈誼 ,有好智之才,而不以聖人為法,潰亂於善惡,遂為放盪之辭。”《漢書·叙傳上》引此文,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莊周 、 賈誼 也。貢,惑也。憤,亂也。放盪惑亂死生禍福之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貢憤”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文獻進行辨析:

一、傳統文獻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拼音為gòng fèn,最早見于《文選·班固〈幽通賦〉》:“周賈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其含義為潰亂、惑亂,具體指:

  1. “貢”通“潰”,意為崩潰、混亂;
  2. “憤”通“忿”,表示紛亂、不安定。 此解釋源于李善注《文選》和顔師古注《漢書》,用于描述莊周、賈誼等思想家因思想超脫傳統而産生的精神動蕩。

二、現代引申含義(需謹慎使用)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拆解為“貢獻+憤怒”,解釋為因貢獻未獲公正回報而産生的不滿情緒。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與詞語的誤讀或新造義有關。

使用建議:

  1. 學術或古文閱讀:應采用“潰亂、惑亂”的傳統釋義;
  2. 現代語境:若使用引申義,需明确标注為現代新解,避免與傳統含義混淆。

注: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注釋(如《漢書》《文選》)以準确理解詞義。網絡釋義可能存在争議,需注意甄别來源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貢憤:詞義解釋

《貢憤》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對所受之累積貢獻或付出感到憤怒和不滿的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中的規定,貢憤的拆分部首是“貝”字旁,部首筆畫數為4。貢字的總筆畫數為7,憤字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與繁體字

《貢憤》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貢字最初是指向朝廷進貢或獻禮的意思,後來衍生出表示付出或貢獻的含義。憤字則表示憤怒、氣憤的情緒。

在繁體字中,貢字為「貢」,憤字為「憤」。

古時候漢字寫法

貢字在古代的寫法為“貢”,采用上面是“貝”字旁,下面是“工”字旁的結構。

憤字在古代的寫法為“憤”,采用頭部的“忄”旁,下面是“賁”旁的結構。

例句

1. 彼此為團隊受盡了委屈,大家都感到十分貢憤。

2. 他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極度憤怒和貢憤。

組詞

1. 貢獻:表示向他人或集體付出、做出貢獻。

2. 憤怒:表示非常生氣、憤怒的情緒。

3. 憤世嫉俗:形容看不慣世态炎涼,對社會不滿的心情。

4. 憤青:指激進的年輕人,對社會現象抱有不滿和鬥争的态度。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憤懑、憤恨、懊惱、不滿、憤怒

反義詞:
滿意、欣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