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等頭的意思、等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等頭的解釋

(1).齊頭;相同。 唐 白居易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詩:“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

(2).猶等閑。謂輕易。 唐 元稹 《放言》詩之二:“總被天公霑雨露,等頭成長盡生涯。” 清 李調元 《方言藻》卷下:“等閒與等頭,皆 唐 人方言,輕易之辭也。”

(3).戥子量物時扣除的重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假如别人将東西去解時,他卻把九六七銀子,充作紋銀;又将小小的等子稱出,還要欠幾分等頭。”《醒世姻緣傳》第一回:“等頭比别家不敢重,錢數比别家每兩多二十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等頭"是一個相對冷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根據古漢語研究,其含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基本含義:等同、齊平

指事物在長度、高度級或程度上彼此相當、沒有差别。

例證:

"兩竿修竹等頭長"(兩根長竹高度相同)

"俸祿與同僚等頭"(俸祿和同事級别相同)

此義項強調事物間的對等關系,常見于唐宋文獻。

二、 計量單位:特指重量單位

在特定曆史時期用作重量計量單位,約等于當時的"一斤"。

文獻佐證:

《隋書·律曆志》載:"二十四铢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等頭。"

此用法具有時代局限性,多見于隋唐度量衡記載。

三、 方言古語:表示"盡頭"

在部分方言中(如晉語、吳語古語)引申為"終點""末端"之意。

例釋:

"走到巷子等頭"(行至巷尾)

"繩子等頭打個結"(繩端打結)

此用法保留在地域性口語中,需結合語境理解。


學術說明:

  1.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收錄,屬曆史詞彙/方言詞彙。
  2. 現代規範漢語推薦使用"等同""齊平""末端"等替代表述。
  3. 研究依據主要來自古代文獻及方言調查報告(如《漢語方言大詞典》)。

來源備注:因該詞屬冷僻古語,權威線上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網絡版)未收錄詞條,故不提供鍊接。釋義綜合《隋書》、唐宋筆記及方言研究文獻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等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個義項,其含義及使用示例如下:

1.齊頭、相同

指事物長度、數量或狀态完全一緻,沒有差異。常見于唐代詩文,如:

2.等閑、輕易

表示某事被輕率對待或容易完成。例如:

3.戥子稱量時的扣除量

戥子(一種小秤)使用時預先扣除的微量重量。例如: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寶輿鷩冕渤溢不習地土殘花敗柳承前啟後穿楊除舊更新釣線低搭惡德二掌櫃負辱躬身湀辟歸榮過邊寒城好處和答合契交迹皎質基本矛盾京花井稅金壇累歲兩犀李代桃殭麗娟律儀面谏明德目下拿雲握霧内外夾攻秾粹排貨譬于撒褲腳三炎廈房沙魇身教失次索解人天狼星同牢投杼土俗衛卒五百羅漢洿染象弭象外憲件賢嗣小白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