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德的意思、惡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德的解釋

[wicked conduct] 惡劣的品德

詳細解釋

不良的品德。亦指有不良品德的人。《書·說命中》:“爵罔及惡德,惟其賢。” 明 劉基 《郁離子·神仙》:“貪與廉相反,而貪為惡德。” 魯迅 《僞自由書·文人無文》:“自然,嘴唇幹和頭皮癢,古今的聖賢都不稱它為美德,但好像也沒有斥為惡德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惡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不良的品德,也代指道德敗壞的人。該詞強調行為或品質的惡劣性,常用于批判不道德的人或現象。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出處

    • 最早見于《尚書·說命中》:“爵罔及惡德,惟其賢”,指不将爵位授予品德敗壞者。
    • 明代劉基在《郁離子·神仙》中提到“貪為惡德”,進一步将具體行為與“惡德”關聯。
  2. 現代用法
    魯迅在《僞自由書·文人無文》中舉例說明,某些行為雖不被視為美德,但也不一定被歸為“惡德”,體現該詞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1. 他因貪婪欺詐,被斥為“惡德之人”。
  2. 雪萊曾對比“惡德”與“美德”,強調和平與和諧的重要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文學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尚書》、劉基《郁離子》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惡德是指言行不正直、行為惡劣、品德敗壞的意思。惡德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亞”、“心”和“攵”三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1。 “惡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惡德”的寫法為「惡德」,德字左側的「忄」是心的意思,表示言行舉止與内心息息相關;德字右側的「攵」則代表寫作、書寫。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但意義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惡德”的例句: 1. 他的惡德終于被曝光,衆人紛紛對其失望。 2. 面對他人的困難,我們不能展示惡德,而應給予幫助。 3. 這個公司以其惡德行事而聲名狼藉。 組詞方面,與“惡德”相關的詞彙有:“惡人”、“惡行”、“惡習”等。 “惡德”的近義詞包括:“惡劣”、“邪惡”、“不端”等。 “惡德”的反義詞則為:“善良”、“正直”、“高尚”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