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殭的意思、李代桃殭的詳細解釋
李代桃殭的解釋
見"李代桃僵"。
詞語分解
- 李的解釋 李 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 殭的解釋 殭 ā 同“僵”①②。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李代桃僵”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演變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 字面含義: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害而枯死,原指桃李共患難的情景。
- 現代引申:比喻互相頂替、代人受過,或通過犧牲局部利益保全整體。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古樂府詩《雞鳴》(收錄于《宋書·樂志》),原文為: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
故事以桃李相依為喻,最初強調兄弟互助互愛,後逐漸擴展為更廣泛的替代關系。
三、核心思想與演變
-
原初含義(兄弟情誼):
象征兄弟間無私互助,如李樹主動替桃樹承受蟲害,體現犧牲精神。
例句(《二刻拍案驚奇》):“李代桃僵,羊易牛死。”
-
軍事策略(《三十六計》第十一計):
在敵強我弱時,舍小保大,以局部犧牲換取全局勝利,類似“丢卒保車”。
應用場景:古代戰争中棄糧草誘敵、現代商業競争中的資源取舍等。
-
現代引申義:
- 代人受過:如替他人承擔責任。
- 角色替代:如身份頂替或資源置換。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代人受過、替罪羊、丢卒保車
- 反義詞:咎由自取、嫁禍于人、兄弟阋牆
五、文化意義
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觀與取舍智慧,強調在複雜情境下需權衡利弊,兼顧道義與策略。例如,提到其為“育人題材”,警示需在個别與整體利益間做出選擇。
注:用戶提問中的“李代桃殭”應為“李代桃僵”,“殭”為“僵”的異體字,現代通用“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李代桃殭(lǐ dài táo jiāng)是一種漢字詞語,意思是“代替桃木祭祀的神明”。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李(木字旁,五畫)、代(人字旁,五畫)、桃(木字旁,十畫)、殭(歹字旁,十四畫)
來源:
《李代桃殭》是出自明代施耐庵的長篇小說《水浒傳》中的一句名言。故事中,羅真人祭祀神明時,因桃木供品未備而使用了櫻桃木,結果神明非但沒有發怒,反而吃了櫻桃,羅真人感歎“桃木難代櫻桃李”,意思是用櫻桃代替了桃木,神明卻不生氣。
繁體:
李代桃殭(嚟代桃殭)
古時候漢字寫法:
李(杜字旁、木字形)、代(人字旁、寺字形)、桃(果字旁、木字形)、殭(殳字旁、將字形)
例句:
他的奉獻精神李代桃殭,可以說是一種典範。
組詞:
李木、桃木、殭屍、殭死
近義詞:
代替、替代、頂替
反義詞:
供奉、祭祀
總結:李代桃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代替桃木祭祀的神明。它來自于明代小說《水浒傳》,用來形容桃木供品未備而代替祭祀的情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李(木字旁,五畫)、代(人字旁,五畫)、桃(木字旁,十畫)、殭(歹字旁,十四畫)。李代桃殭在繁體中寫作《嚟代桃殭》,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分别寫作"李"(杜字旁、木字形)、"代"(人字旁、寺字形)、"桃"(果字旁、木字形)、"殭"(殳字旁、將字形)。它的一個例句是“他的奉獻精神李代桃殭,可以說是一種典範”。在組詞中,可以有李木、桃木、殭屍、殭死等。它的近義詞有代替、替代、頂替,反義詞是供奉、祭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