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弭的意思、象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弭的解釋

以象牙裝飾末稍的弓。《詩·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朱熹 集傳:“象弭,以象骨飾弓弰也。” 漢 張衡 《吳都賦》:“貝胄象弭,織文鳥章。”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至於貝胄象弭之威,織文魚服之容, 鄞山 錫刃, 耶溪 銅鋒,皆陸斷犀象,水斬蛟龍。” 唐 鄭錫 《度關山》詩:“象弭插文犀,魚腸瑩鸊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象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以象牙裝飾弓的末端的武器,常見于先秦文獻。其中“弭”特指弓兩端系弦的部位,古人用象牙裝飾此處,既體現工藝精美,也象征身份尊貴。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朱熹在《詩集傳》中注解:“象弭,以象骨飾弓弰(弓末)也。”,說明其裝飾功能。

  3. 功能與象征
    除裝飾外,象弭的象牙材質可幫助解辔結(馬缰繩的結),使操作更順滑。在文學作品中,常與“貝胄”“魚服”等意象并列,渲染軍容華貴,如張衡《吳都賦》中“貝胄象弭,織文鳥章”。

  4. 其他争議解釋
    有少數資料(如)提出“象弭”為成語,引申為“馴服野獸或惡劣事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需謹慎參考。

該詞核心指代象牙裝飾的弓具,兼具實用與禮制意義,多見于先秦至唐代文獻中的軍事或貴族場景描寫。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弭》的意思

《象弭》是一個漢字詞,意為戰争中用象馴服敵軍的軍事手段。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象弭》由部首“豕”和“弋”組成,共有10畫。

來源

《象弭》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由戰國時期的兵法著作《孫子兵法》中的一段文字演化而來。

繁體字

《象弭》的繁體字為「象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象弭》的部首“豕”是豬的象形,而“弋”則是射擊的象形,所以象征着馴服敵軍的行為。

例句

1. 他運用了巧妙的《象弭》策略,成功地征服了敵軍。

2. 這種《象弭》的軍事手段在古代的戰争中非常常見。

組詞

1. 象征

2. 弭幾

3. 排弭

近義詞

1. 駕馭

2. 降伏

3. 戰勝

反義詞

1. 被征服

2. 抵抗

3. 霸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