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外的意思、象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外的解釋

(1).猶物外,物象之外。 晉 孫綽 《遊天台山賦》:“散以象外之説,暢以無生之篇。”《三國志·魏志·荀恽傳》“ 詵 弟 顗 , 鹹熙 中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斯則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藴而不出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韋應物》:“所居必焚香掃地而坐,冥心象外。”

(2).謂塵世之外。 唐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詩:“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唐 寒山 《詩》之二九○:“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水月人間地,香燈象外天。” 清 超源 《夢故友程風衣》詩:“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風月皆吾友。”

(3).謂寫詩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意境超乎常法之外。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象外句》:“ 唐 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謂之象外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象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哲學、宗教、文學三個層面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哲學層面:超越物象之外
    指事物表象之外的深層本質或抽象意境,強調對具象的超越。例如《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中提到的“散以象外之說”,即通過超脫具象的論述來傳達思想。

  2. 宗教層面:脫離塵世
    常用于描述超然于世俗的境界,如唐代詩人寒山《詩》中“長為象外人”,明代何景明《寺僧留宿》中“香燈象外天”,均指代遠離塵嚣的精神狀态。

  3. 文學創作:意境超乎常法
    指詩歌通過隱喻、象征等手法,不直接描述具體事物,而是營造言外之意。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提出的“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強調詩歌需突破表象,捕捉本質;唐代僧人“象外句”的創作方法也體現了這一理念。

  4. 綜合釋義
    該詞融合了道家“得意忘象”的哲學觀與禅宗“不立文字”的審美傾向,成為中國古典文論中“意境說”的重要概念。


引用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與文學實例,完整内容可查看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外

《象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超越象征或象征所不能及的事物、現象或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象(dǎ xiàng)的部首是⺧,由9個筆畫構成;外(wài)的部首是夕,由4個筆畫構成。

來源:《象外》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雜志志上》一書中。在文中,它是指超越象征和符號所能涵蓋的範疇,意味着一種不可言喻的境界。

繁體:《象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象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代,「象外」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有些現象是難以用符號和象征表達的,可以稱之為《象外》現象。

組詞:象征、超越、事物、現象、情況。

近義詞:超乎、超過、超越。

反義詞:象内、象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