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等头的意思、等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等头的解释

(1).齐头;相同。 唐 白居易 《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诗:“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

(2).犹等闲。谓轻易。 唐 元稹 《放言》诗之二:“总被天公霑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清 李调元 《方言藻》卷下:“等閒与等头,皆 唐 人方言,轻易之辞也。”

(3).戥子量物时扣除的重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假如别人将东西去解时,他却把九六七银子,充作纹银;又将小小的等子称出,还要欠几分等头。”《醒世姻缘传》第一回:“等头比别家不敢重,钱数比别家每两多二十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等头"是一个相对冷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根据古汉语研究,其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基本含义:等同、齐平

指事物在长度、高度级或程度上彼此相当、没有差别。

例证:

"两竿修竹等头长"(两根长竹高度相同)

"俸禄与同僚等头"(俸禄和同事级别相同)

此义项强调事物间的对等关系,常见于唐宋文献。

二、 计量单位:特指重量单位

在特定历史时期用作重量计量单位,约等于当时的"一斤"。

文献佐证:

《隋书·律历志》载:"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等头。"

此用法具有时代局限性,多见于隋唐度量衡记载。

三、 方言古语:表示"尽头"

在部分方言中(如晋语、吴语古语)引申为"终点""末端"之意。

例释:

"走到巷子等头"(行至巷尾)

"绳子等头打个结"(绳端打结)

此用法保留在地域性口语中,需结合语境理解。


学术说明:

  1. 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收录,属历史词汇/方言词汇。
  2. 现代规范汉语推荐使用"等同""齐平""末端"等替代表述。
  3. 研究依据主要来自古代文献及方言调查报告(如《汉语方言大词典》)。

来源备注:因该词属冷僻古语,权威在线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网络版)未收录词条,故不提供链接。释义综合《隋书》、唐宋笔记及方言研究文献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等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义项,其含义及使用示例如下:

1.齐头、相同

指事物长度、数量或状态完全一致,没有差异。常见于唐代诗文,如:

2.等闲、轻易

表示某事被轻率对待或容易完成。例如:

3.戥子称量时的扣除量

戥子(一种小秤)使用时预先扣除的微量重量。例如: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民族本格拉变事闭口结舌璧谢才气筞筞沉酣旦旦都吏反情匪惟封熂浮云朝露稾车梗河弓筋广爱国难寒地赫赫有名禾粟径窦惊慄矜节瘠瘵开许砢碜溃溢冷食临邛酒里士六兽利资龙鬐隆思漏越衲锦牛山悲皮草行平澄迫陿暴衣濡迟三官钱散生斋沙害善辞黍黍邰弃逃奸颓坠突尼斯帷荒无冬无夏午间无觉仙院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