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獲的意思、得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獲的解釋

獲取;捕獲。《周禮·秋官·朝士》:“凡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舉之。”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觀士大夫之勤略,均獵者之所得獲。”《元典章·兵部一·正軍》:“行移所屬奧魯官司差人前去約會,一同根捉,須要得獲元逃正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獲”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指向“通過行為或機遇取得所需事物”,常見于書面語及正式場合。該詞由“得”與“獲”兩個同義語素構成,其中“得”強調結果實現,《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取得;得到”,“獲”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為“收割莊稼,引申為取得、占有”,二者疊加強調行為的完成性與目标的明确性。

從語用特征分析,“得獲”具有三重語義層級:一是指客觀層面的物質獲取(如“得獲獎金”),二指抽象成果的達成(如“得獲殊榮”),三可表達法律意義上的權益确認(如“得獲專利權”)。《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該詞在明清文獻中已出現連用現象,現代多用于公文、契約等正式文本。

在近義辨析方面,與“獲得”“獲取”相比,“得獲”更突出過程的合法性及結果的既定事實屬性。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特别标注其常用于表達“通過正當途徑取得權益”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得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體現,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得獲”指獲取、捕獲,多用于描述通過行動取得人或物。例如《周禮·秋官·朝士》提到“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即捕獲財物、人口、牲畜等。

  2. 詞性結構

    • “得”與“獲”均為動詞,構成并列式複合詞,強調通過努力或行動達成目标。
    • 在《上林賦》中,“均獵者之所得獲”即指獵人捕獲的獵物。

二、用法特點

  1. 古代語境
    主要用于法律、軍事或狩獵場景,如《元典章》中要求“得獲元逃正身”(捕獲逃亡者)。

  2. 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用“獲得”“捕獲”替代。例如“獲得”側重抽象成果(如榮譽),而“得獲”更強調具體捕獲行為。

三、與“獲得”的差異

四、權威文獻佐證

總結來看,“得獲”是一個具有明确動作指向的古漢語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現代表達,建議優先使用“獲得”“捕獲”等更通用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邦統繃扒吊拷播徙不吐不茹串鼓楮葉黛葉道裡燈炷抵替惡損妃呼豨風格豐屋蔀家負欠高不可攀高魚貢公廣寒秋貴富好運候視互換性徽識交嘴雀階位激溝錦袍仙金鍼近周踽踽涼涼硁執蠟淚老人星論除鹿撞目定口呆南唐二主鬧埽屏廁淺露頃頃青松落色秋羅企者不立任上搔屑稅骖四梵天探玩天恩祖德跳繩提提投膏止火秃瘡外吏危厄無支奇相面先生歇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