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葉的意思、楮葉的詳細解釋
楮葉的解釋
《韓非子·喻老》:“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别也。”後用為模仿亂真的典故。 宋 米芾 《硯史·用品》:“楮葉雖工,而無補於 宋 人之用。”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經務序》:“寧為鉛刀,毋為楮葉。”
詞語分解
- 楮的解釋 楮 ǔ 落葉喬木,樹皮是制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 紙的代稱:楮币。楮錢(舊俗祭祀時焚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葉的解釋 葉 (葉) è 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菜葉。葉子。葉落歸根。一葉知秋。一葉蔽目(喻目光短淺,常被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遠處、大處。亦稱“一葉障目”)。 像葉子的:鐵葉。百葉窗。 同“頁”。 世
網絡擴展解釋
“楮葉”一詞包含多層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文學典故中的比喻
- 出處與故事
源自《韓非子·喻老》,記載宋人用象牙雕刻楮葉,耗時三年,成品與真葉混雜難辨。後比喻模仿逼真或技藝精湛的創作,如米芾《硯史》提及“楮葉雖工,而無補于宋人之用”。
二、中藥材屬性
- 來源與形态
為桑科植物構樹的葉,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邊緣有鋸齒,幼葉常呈3-5裂,密被柔毛。
- 性味與成分
性涼味甘,含黃酮苷、酚類、有機酸及鞣質等化學成分。
- 功效與主治
具有涼血、利水功效,主治吐血、衄血、血崩、外傷出血、水腫、疝氣等症。外用可治癬瘡、刺風身癢。
三、其他用途
古代因楮樹葉纖維細膩,常用于造紙,成為書法、繪畫的重要材料,故“楮葉”也代指藝術創作的載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藥用案例,可查看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楮葉》是什麼意思
《楮葉》是一種漢字詞語,意為“桑葉”,指的是桑樹的葉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木”
筆畫數:7畫
來源與繁體字
《楮葉》是個古老的詞彙,來源于中國的農耕文明。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楮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因時代而有變化。根據考古發現的銘文和文獻記載,古時候寫“楮葉”的漢字形狀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采摘了一片新鮮的楮葉用來喂養蠶。
2. 畫家們紛紛選擇楮葉作為繪畫的材料。
組詞
楮皮、楮紙、楮木、楮絲、楮樹
近義詞
桑葉、桑葚葉、桑蠶葉
反義詞
果葉、花葉、樹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