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寇的意思、盜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寇的解釋

猶盜匪。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變救》:“金有變,畢昴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盜寇。”《宋史·食貨志上六》:“自行雇募,盜寇充斥,蓋浮惰不能任責故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那盜寇,怎的便是方纔講的那 牤牛山 海馬 周三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盜寇”指盜賊、強盜,泛指以搶劫、掠奪為生的非法武裝團夥。其行為通常具有暴力性和破壞性,常被用于形容古代或近代社會中的匪患。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漢代典籍: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變救》中提到“多兵多盜寇”,指戰亂時期盜匪橫行的現象。
  2. 宋代記載:《宋史·食貨志》描述“盜寇充斥”,反映當時因社會動蕩導緻的匪患問題。
  3.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中“盜寇”具體指代某山賊團夥,體現文學作品中對該詞的使用。

三、構成與擴展


四、與“倭寇”的區别

“盜寇”泛指中國本土的盜匪,而“倭寇”特指曆史上侵擾中國沿海的日本海盜,二者在來源和活動範圍上有明顯差異。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例如: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漢典》《春秋繁露》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盜寇

《盜寇》是指進行搶劫、偷盜的暴徒,常常指那些以非法手段進行財物掠奪的犯罪分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盜 (宀、龍) 寇 (宀、日、寸、刀)

來源:《盜寇》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指的是在古代社會中從事盜竊、劫掠活動的人。

繁體: 盜寇

古時候漢字寫法:天 (天、寸) 方 (方、寸、月、刀)

例句:這個地區經常發生盜寇搶劫的事件。

組詞: 盜匪、盜賊、盜竊、盜取

近義詞:劫奪、偷竊、搶劫

反義詞:守法、正直、奉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