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帝王的園林。《史記·平準書》:“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文選·班固<西都賦>》:“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陂池,連乎 蜀 漢 ,繚以周墻,四百餘裡,離宮别館,三十六所,神池靈沼,往往而在。” 李善 注:“上囿禁苑,即林苑也。” 唐 盧貞 《和白尚書賦永豐柳》序:“ 永豐坊 西南角有垂柳一株……近有詔旨取兩枝植於禁苑。” 明 梅鼎祚 《玉合記·标目》:“ 柳夫人 章臺 名擅, 韓君平 禁苑詩傳。” 清 黃宗羲 《陳伯美七十壽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觀 玉堂 、 神明 、 漸臺 、 太液 之勝。”
(2).指宮廷。 清 周亮工 《題汪湛若臨摹<黃素黃庭>後》:“真跡将歸禁苑時, 湛若汪子 操舴艋窮數百裡,畢旬日之力追尋臨摹,不盡不止。”
(3).指宮廷文學侍從官署。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五:“自此禁苑闕人,上謂少年輕薄,不足為館閣重。”
“禁苑”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帝王的園林
指古代專供帝王使用的皇家園林或獵場,常與宮廷建築結合。如《史記·平準書》記載“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即描述禁苑中的珍稀動物。漢代班固《西都賦》中“西郊則有上囿禁苑”也印證了這一含義。
指代宮廷
廣義上可代指帝王居所或宮廷整體。清代周亮工提及“真迹将歸禁苑”,此處即指宮廷。
宮廷文學侍從官署
宋代文獻中特指宮廷内負責文學、典籍的機構。如《耆舊續聞》記載宋時禁苑缺人,皇帝認為年輕人不足以擔任館閣要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史記》《西都賦》原文或上述來源網頁。
禁苑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禁”字和“苑”字。
禁(jìn)字由“示”字和“色”字組成,示意為禁止,限制,阻止等意思。在漢字中,禁字的部首為示,筆畫數為9畫。
苑(yuàn)字由“艹”字和“員”字組成,示意為園林,花園,苑地等意思。在漢字中,苑字的部首為艹,筆畫數為8畫。
禁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帝王禁苑。禁苑在古代時是皇帝專用的園林,通常供皇帝狩獵、休閑、遊玩等活動使用。
禁苑也有繁體字,即禁園(jìn yuán)。
在古代,禁和苑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例如,禁字的早期寫法為䥡,後來演變成禁字;苑字的早期寫法為亍,後來演變成苑字。
以下是禁苑這個詞的例句:
1. 皇帝出遊,往往選擇在禁苑裡狩獵。
2. 珍寶園是皇帝的禁苑,普通人不能進入。
一些與禁苑相關的詞組包括:
1. 禁地:指不得進入或不被人允許進入的地方。
2. 苑囿:指古代帝王或貴族的私人園林。
禁苑的反義詞是公園,意為所有人都可以進入和使用的園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