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at expectations] 殷切期望
(1).很大的期望。《漢書·王褒傳》:“今臣辟在 西蜀 ,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遊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指。”《三元裡人民抗英鬥争史料·社學》:“現經禀縣履勘,官民允協,應即如議舉行,該紳等其善為之,本部堂有厚望焉。”《人民日報》1982.3.20:“曆史對青年作家是寄于厚望的。”
(2).謂期望殷切。《淮南子·缪稱訓》:“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無患者,古今未之有也。” 明 李東陽 《修建易州學記》:“蓋嘉有司之賢,而不能不厚望於士也。”
“厚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深切的期望或很大的希望。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厚望”指對人或事物寄予深切的期待和重大的希望。其中:
例:
“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成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542頁。
寄托重大責任
多用于表達對他人能力或未來的高度信任,隱含托付重任之意。
例:
“公司對新項目團隊寄予厚望,期待突破性成果。”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563頁。
情感色彩
含褒義,但若壓力過大,可能隱含“難以承受”的語境。
例:
“衆人厚望之下,他倍感壓力。”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卷5第108頁。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厚望:深切的期望。”
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 (注:具體頁面需參考實體書或授權數據庫)
《重編國語辭典》(台灣教育部):
“厚望:深切的期望。如‘寄予厚望’。”
鍊接:教育部國語辭典 (檢索詞:厚望)
例(文學引用):
“青年乃國家之未來,民族寄予厚望。”
來源: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厚望”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對某人或某事寄予的殷切期望,多表達對他人才能、成就的高度期待。源自古代漢語,現代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表達。
二、詞性用法
三、語義延伸
在《淮南子》和《漢書》中均有記載,強調“施恩薄而求報厚”的不合理期待,現代多取正面含義,如長輩對晚輩成才的深切期盼(見例句)。
四、近義辨析
與“期望”相比,“厚望”程度更深,多用于正式語境或重大事件,如:“國家對新政策寄予厚望”()。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白氣扳絙爆表陂曲并蒂豳人撥正部曲朝觐單篇房戶範式馮子無魚感荷弓局灌口寡人海塘和旨紅白虹彩滑淖毀诽鲛客嚼蠟揭調軍財枯荷壈坎老寅台淚容糧多草廣連貫性聯詩尥铞兒瞭樓鱗翰毛連門籍命理泥菖碁經容貸掃泥米森涼贍腴設間深酷使媽屍逐獅子補鐵駁通晐銅升文殊院無理取鬧五炁朝元飨赉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