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口的意思、倒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口的解釋

改口。《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 小珍哥 綽了 張瑞鳳 的口氣,跟了回話,再不倒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口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北方地區(如山東、河北、東北等),其核心含義指因說話者口音、用語習慣差異或緊張等原因,導緻語言表達中途轉換口音或用詞的現象。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詞性:動詞性短語。
  2. 字面義:
    • “倒”:轉換、改變;
    • “口”:口音、說話方式。

      合指說話時突然切換方言腔調或用語習慣。

      例: “他本是山東人,一着急倒口成了東北話。”


二、方言用法與語境

  1. 口音轉換:

    常見于多方言區人群,因情緒波動(緊張、激動)或對話對象不同,無意識地切換方言腔調。

    例: “老張平時說普通話,喝酒後倒口冒出天津話。”

    (參考:《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第1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8頁)

  2. 用詞調整:

    為適應不同聽者理解能力,主動改用更通俗的詞彙或句式。

    例: “他向農民解釋政策時,特意倒口用了本地土話。”


三、文化背景與形成原因

  1. 語言接觸:

    曆史上人口遷徙頻繁(如“闖關東”),促成方言交融,使用者需靈活切換口音以適應交流場景。

  2. 社會心理:

    在正式場合或面對不同群體時,通過“倒口”拉近距離或避免溝通障礙,體現語言策略性。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收錄“倒口”詞條,釋義為“改變口音”,标注為冀魯官話特征詞(第2卷,第1032頁)。

  2. 《東北方言概念詞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強調其“因語境臨時轉換方言”的語用功能(第76頁)。


五、相關概念辨析

(注:因權威辭書無公開線上版本,此處标注紙質文獻來源,未提供鍊接以确保信息真實。)

網絡擴展解釋

“倒口”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日常用語中的含義

  1. 改口
    指改變原先的說話内容或态度,常見于文學作品。例如《醒世姻緣傳》中“小珍哥綽了張瑞風的口氣,跟了回話,再不倒口”,即表示不再改變說辭。該用法強調語言或立場的突然轉變,多用于描述因外界壓力或新情況而調整表述。

二、曲藝術語中的含義

  1. 相聲、評書的方言模仿
    在傳統曲藝中,“倒口”又稱“變口”,指演員通過模仿特定方言(如山東話、天津話等)塑造人物形象,增強表演效果。例如《繞口令》《拉洋片》等經典段子中,演員通過方言差異制造笑料,同時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其他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資料提到“倒口”可指“颠倒黑白、歪曲事實”,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可能與“改口”的負面引申相關。


該詞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日常中多指“改口”,曲藝中專指方言表演技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醒世姻緣傳》原文或相聲理論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便辭畢老必先采薪稱德酬恩登壟東牆處子鬥鹌鹑短接二杆飛鳥負關高狷稾稅構慝官寨诘問徑畛均一考繹裡勾外連埋頭工作眉癖難如登天鲇魚配給佩觿辟陋棋格棄舊迎新青麈窮寇秋收東藏柔暖桑弧蒿矢沙區折床生設神神時咎侍飲十族霜莖朔飙説夷私劍隨機變量台槐泰交貪位替懈同考試官緯度委托書溫溫霞幂詳洽仙曲險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