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titude] 地球表面南北距離的度數,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各分 90 度,通過某地的緯線與赤道相距若幹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緯度
地理坐标之一。地球表面南北距離的度數,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各分90度,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通過某地的緯線跟赤道相距若幹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緯度。例如: 中國 南極長城站的緯度是南緯62°13'。
緯度的漢語詞典釋義及地理學解析
一、基本詞義
“緯度”是地理坐标體系中的核心參數,指地球表面某點與赤道平面之間的角度,範圍在0°(赤道)至90°(北/南極點)之間,用以量化地表位置的南北差異(《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其概念可追溯至戰國時期《周髀算經》中“北極璇玑四遊”的天文觀測,後經張衡《渾天儀注》發展為系統的地理測量理論。
二、擴展含義
在氣象學中,緯度差異形成太陽輻射梯度,直接塑造地球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的劃分标準(《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漢書·天文志》所載“日行南陸為冬,北陸為夏”的記載,已蘊含緯度對季節變化的決定性作用。
三、應用領域
四、相關概念對比
與“經度”構成地理坐标的二維體系:經度标注東西位置,以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為基準;緯度标注南北位置,以赤道為零點(《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緯度”是一個地理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地球表面某一點相對于赤道的南北位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緯度是地球表面某點與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用角度表示(單位:度°)。赤道被定義為0°緯度,向北至北極點為北緯90°(記作90°N),向南至南極點為南緯90°(90°S)。緯度線與赤道平行,因此也稱為“緯線”。
若需了解更專業的細分概念(如地磁緯度、天文緯度),可進一步說明具體方向。
愛富嫌貧白鹿皮币百響邊班冰場不忒不知疼癢才高行厚唱謀察子傳述大保大管恫擾咄咄書空二尊菲履撫緝複述該當關生國别還酬河南梆子衡漢回睠和稀泥叫戰金明門抉示軍爵軍衣快直犁庭掃闾淪藴冒法鳴鞘内族鮎魚上竿拗項橋破恨遷飛千斤閘僑民衫帽深谿守敵書扉淑行私羨思遠隧正棠鐵謄録官退光漆為期無殊小杯寫放脅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