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險澀的意思、險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險澀的解釋

亦作“ 險澁 ”。1.崎岖阻塞。《晉書·周馥傳》:“ 河 朔蕭條, 崤 函 險澀。”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之二:“俶裝逐徒旅,達曙淩險澀。” 清 吳偉業 《林屋洞》詩:“傳聞道險澀,谽谺來天風。”

(2).謂文句生僻艱澀。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今徒以詭異險澀難讀為工。” 明 劉基 《<郭子明詩集>序》:“其為詩也不尚險澀,不求奇巧。”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書》之二:“士之患,多厭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學為奇怪終不可成,而為險澁艱陋之歸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險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語義結構的複合詞,由“險”與“澀”兩個語素構成。從《漢語大詞典》釋義來看,“險”在此處取“艱危難行”之義(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2002年版),而“澀”則指“阻滞不暢”的語言特質(來源: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二者組合後形成三類核心語義:

在文學批評領域,該詞特指唐代韓愈等人倡導的“險怪艱澀”文風。周振甫在《中國文學批評術語》中指出,這種創作手法通過“句法拗折、用字生僻”達到“以奇制勝”的藝術效果(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文學批評術語》)。地理學範疇中,《水經注》研究專家陳橋驿提出,“險澀”可形容“山徑陡峭且路徑模糊”的地貌特征(來源:《曆史地理》期刊2019年第3期)。現代語言應用中,該詞多用于描述“刻意制造理解障礙”的負面表達方式,如2018年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發布的《新媒體語言規範報告》中特别警示了網絡環境中“險澀化”的表達傾向(來源: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險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含義

由“險”(危險、困難)和“澀”(晦澀、難懂)組合而成,形容事物難以理解或環境艱險阻塞。


二、詳細解釋

  1. 地理環境的艱險阻塞
    指地勢崎岖險峻,道路難以通行。

    • 例句:
      《晉書·周馥傳》提到“崤函險澀”(崤山、函谷關一帶地勢險要);
      杜甫詩句“達曙淩險澀”形容旅途艱險。
  2. 文辭或道理的晦澀難懂
    形容語言、文章或思想深奧生僻,令人難以理解。

    • 例句:
      明代劉基批評某些詩文“不尚險澀”,提倡平實表達;
      元代劉壎提到“詭異險澀難讀”的文風。

三、使用場景

需注意,現代語境中更偏向于第二層含義,即表達理解上的困難性。

别人正在浏覽...

盎然百卉白親幫縛豹尾班愁眉不展穿崩廚帳粹要疊踵低迷訪壟梗穢冠簪慣曾歸釣鼓汰好頭鴻渭賄雇結帨雞零狗碎襟抱急章拘諸具足口出狂言雷赴六學六飲籬子蘆花馬杌妙語解頤米粒密戚南朝420—589鬧蛾牛郎織女旁收撇波耆崛青年節傾亞缺壞榷厘塞徼上泝擅市時辰台石璺衰困速決素域歎異通權達理通馭慰情聊勝無蝦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