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邊遠偏小。《左傳·昭公十九年》:“ 晉 之伯也,邇於諸 夏 ,而 楚 辟陋,故弗能與争。”《淮南子·修務訓》:“今使人生於辟陋之國,長於窮櫩漏室之下,長無兄弟,少無父母,目未嘗見禮節耳。” 高誘 注:“辟,遠也;陋,鄙小也。”《漢書·高帝紀下》:“大王起於細微,滅亂 秦 ,威動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 漢中 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
(2).偏執鄙陋。《荀子·禮論》:“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喪。”
“辟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地理位置偏遠、地域狹小或文化相對落後的狀态。例如:
形容觀念狹隘、固執或缺乏見識。例如: 《荀子·禮論》批評“辟陋之說”,指不合禮制的偏執粗鄙言論。
(綜合來源:滬江詞典、漢典、千篇國學)
《辟陋》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排除肮髒、惡臭、不潔的東西。下面将對辟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詳細介紹。
根據《康熙字典》,辟的部首是白,陋的部首是阜。辟的筆畫數為7,陋的筆畫數為9。
辟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遺失的金文字,意為排除害臭。
辟陋的繁體字為闢嗅。
在古代,辟陋的字形和現代略有差異。具體的字形可以參考古代書法作品。
1. 他們用各種清潔産品辟陋,保持室内清新。
2. 這家餐廳每天都做好辟陋工作,确保食品的衛生安全。
辟陋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新詞,如:辟邪(排除邪惡),辟謠(揭穿謠言)。
辟陋的近義詞包括:驅臭、驅惡、去污。
辟陋的反義詞是陋習,意思是指令人讨厭或不良的習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