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朔風、北風。 南朝 梁 何遜 《宿南洲浦》詩:“霜洲渡旅雁,朔飆吹宿莽。”
“朔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朔飙”指北風或強勁的北風,其中“朔”表示北方(如“朔方”),“飙”意為暴風,組合後特指寒冷凜冽的北風。
字形結構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詩人何遜的《宿南洲浦》:“霜洲渡旅雁,朔飆吹宿莽。” 詩句描繪了北風呼嘯、旅雁南飛的蕭瑟秋景。
部分網絡解釋提到,“朔飙”屬于較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語境中仍具表現力。
《朔飙》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寒風凜冽、巨大而急速的風勢。
《朔飙》的部首是“氵”和“風”。它的總筆畫數是13。
《朔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它也存在于繁體字中,繁體字為「朔飆」。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朔飙》古時候的寫法為「朔飆」。
1. 北方的冬天來臨時,常常伴隨着凜冽的朔飙。
2. 朔飙呼嘯而過,将樹葉卷走。
1. 朔風:形容寒冷的北風。
2. 朔月:指每月初一。
3. 飙升:形容速度迅猛地上升。
4. 飙車:指高速駕駛賽車。
1. 刺骨寒風
2. 狂風大作
3. 疾風呼嘯
1. 徐風:形容緩慢而和緩的風。
2. 平風:指沒有風或風力弱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