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薪的意思、采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薪的解釋

砍柴。《呂氏春秋·安死》:“憚耕稼採薪之勞,不肯官人事。”一本作“ 采薪 ”。《漢書·賈山傳》:“ 文王 之時,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採薪之人皆得盡其力,此 周 之所以興也。” 唐 李白 《雉朝飛》詩:“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錦衣綺翼何離褷, 犢牧 採薪感之悲。” 明 周梅墟 《帶雨鳴柯》曲:“濛濛甘霤傾,為採薪,荷笠登山嶺。”


打柴。《尉缭子·分塞令》:“采薪芻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淮南子·說山訓》:“君子之於善也,猶采薪者見一芥則掇之,見青蔥則拔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采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采薪”由“采”(采集、獲取)和“薪”(柴火)組成,字面意義為“砍柴、采集柴火”,指代體力勞動中的具體行為。例如《呂氏春秋》中提到“憚耕稼采薪之勞”,即描述農耕和砍柴的辛勞。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辛勤勞動:在部分語境中,“采薪”被引申為“勤勉工作”的代稱,體現努力謀生的态度。
  2. 特殊用法:古代有“采薪之憂”的說法,字面指“因生病無法砍柴”,實際用于婉稱自己患病(類似“有恙”)。

三、文獻用例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采薪”多用于書面或成語中,口語較少使用。若需表達砍柴,更常用“打柴”“伐薪”等詞;而“采薪之憂”則保留在特定文學或正式場合。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呂氏春秋》《漢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薪(cǎi xīn)是一個漢字詞組,它有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采”和“薪”。下面将逐個介紹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采(cǎi)意思是采集、取得,它由“乂”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共7個筆畫。它通常用于表示采摘、采集等動作,例如:采石、采集花草等。 - 薪(xīn)意思是柴火、木材,它由“艹”和“斤”兩個部首組成,共12個筆畫。它通常用于表示柴火、木材等,例如:薪火相傳、薪水等。 這個詞組來源于古代,當時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比如,采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彩”或“採”,薪的古代寫法可能是“芯”。使用繁體字時,采薪可以寫成“採薪”。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每天都去山上采薪回家取暖。在這個例句中,采薪表示采集柴火。 與采薪相關的組詞包括:采集、采摘、采編等。與采薪近義的詞有:采集、采摘。而反義詞可以是:放棄、扔掉等。 希望以上回答直接給出了相關信息,并滿足了你的要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繼續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