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藉的意思、蹈藉的詳細解釋
蹈藉的解釋
[tread;stamp] 踐踏
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衆。——《資治通鑒》
詳細解釋
見“ 蹈籍 ”。
詞語分解
- 蹈的解釋 蹈 ǎ 踐踏,踩:蹈襲(走别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蹈節(信守節操)。蹈海(跳到海裡 * )。赴湯蹈火。循規蹈矩。 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藉的解釋 藉 è 墊在下面的東西。 襯墊:枕藉。 同“借”③④。 撫慰:慰藉。 含蓄:蘊藉。 假設,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藉 í 踐踏,淩辱:“人皆藉吾弟”。
網絡擴展解釋
“蹈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意為踐踏、踩踏,常用來描述人或動物在混亂中被踩踏的情景。例如《資治通鑒》中“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衆”,即形容士兵被戰馬踐踏陷入泥沼的慘狀。
-
注音與寫法
拼音為dǎo jí,部分文獻中亦寫作“蹈籍”,屬于異形詞。
-
出處與擴展
- 主要見于史書及古典文學作品,如《赤壁之戰》《後漢書》等,既指物理層面的踩踏(如戰場混亂),也可引申為欺淩、淩辱的抽象含義。
- 例如《後漢書》記載“蠻夷猾夏……蹈籍官人”,此處“蹈籍”帶有侵犯、欺壓之意。
-
近義詞
踐踏、蹂躏、踩踏。
該詞核心含義為“踐踏”,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含引申義。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蹈藉(dǎo jiē),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腳踩在泥濘的路面上行走。根據這個詞的構造,可以拆分為“辵”和“西”兩個部首。其中,“辵”部表示“行走”,而“西”部則為該字的聲旁部首。
蹈藉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在繁體字中,蹈藉的寫法保留了相同的結構和意義。然而,隨着現代簡化字的推廣,蹈藉在現代漢字書寫中被簡化為“跺腳”,也就是将蹈藉中的“辵”部分替換為“足”部。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蹈藉這個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采用類似于“蹈蹍”的結構,表示兩隻腳踩在泥濘的土地上的樣子。然而,現代已經較少使用這種古代寫法,因此蹈藉的現代寫法更為常見。
例句:
1. 在暴雨中,他勇敢地蹈藉着泥濘的小路回家。
2. 小孩子在積水中開心地蹈藉着,忘記了被濕透的鞋子。
與蹈藉相關的組詞可能有:蹈舞、蹈破、蹈海而死等。這些詞語都與行走、腳步有關。
蹈藉的近義詞可以是“蹚過”、“跋涉”,這些詞語都表示在泥濘或困難的環境中行走、通過。反義詞可能是“光鮮”,表示幹淨、整齊的狀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