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荑的意思、枯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荑的解釋

(1).枯樹所生的嫩芽。喻老夫得少妻。 漢 王粲 《出婦賦》:“君不篤兮終始,樂枯荑兮一時。”參見“ 枯楊生稊 ”。

(2).枯萎之稗草。借指荒蕪之地。 晉 劉琨 《勸進表》:“則所謂生繁華於枯荑,育豐肌於朽骨。神人獲安,無不幸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 枯樹新芽:指枯朽樹木上長出的嫩芽,常用于比喻“年老者娶少妻”的非常态結合。
    • 荒蕪稗草:指枯萎的雜草,引申為土地貧瘠荒涼的景象。

二、出處與文學用例

  1. 比喻老夫少妻
    漢代王粲《出婦賦》中“樂枯荑兮一時”,以枯樹生芽暗喻婚姻中年齡懸殊的關系。
  2. 象征荒蕪之境
    晉代劉琨《勸進表》用“生繁華於枯荑”表達在衰敗中重振的希望,将“枯荑”與“朽骨”并列,強化荒涼意象。

三、讀音與争議

四、綜合說明

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或特定修辭場景。其雙重含義均通過自然物象隱喻社會或環境狀态,需結合上下文理解。例如,描述生态破壞可用“枯荑”指代土地貧瘠,而年齡差距大的婚姻則需注意語境是否適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荑》這個詞的意思

《枯荑》可以指代一種農作物,即指稻谷收割後剩下的稭稈或稻草。該詞也可引申為荒涼、幹燥的土地或莊稼。

《枯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荑》的拆分部首是木和藝,分别代表木頭和植物,共有10個筆畫。

《枯荑》的來源

《枯荑》作為一個漢字詞語,它的來源較早,可追溯到古代。這個詞語在古文獻中經常出現,如《詩經·秦風·汝南》中的“黍苗苗于田,未宜乘此船。”就有使用到“枯荑”的字眼。

《枯荑》的繁體

《枯荑》在繁體中被寫作「枯薪」,薪意味着木柴。

古時候《枯荑》的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對《枯荑》這個詞的描寫和記錄,古時候的《枯荑》漢字寫法是以更形象的方式呈現的。它由「|」和「艹」組成,表達了陽光下的稻草枯瘦的狀态。

《枯荑》的例句

1. 農民們将稻谷收割後的枯荑用來做成飼料。

2. 那片土地因為長期幹旱,已變成了一片枯荑之地。

《枯荑》的組詞

1. 枯竹:指稻谷或其他植物幹枯後變成的竹子。

2. 枯萎:指植物由于缺水或長時間不得到養分而失去生機。

3. 枯燥:指事物幹燥乏味,毫無生氣。

《枯荑》的近義詞

1. 稻草:指稻谷收割後的稭稈。

2. 茫荒:指幹燥貧瘠的土地。

3. 荒涼:指荒蕪、荒廢的狀态。

《枯荑》的反義詞

1. 繁華:指熱鬧繁忙、富饒多産。

2. 茂盛:指植物生長旺盛、繁茂。

3. 蓬勃:指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