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掊聚的意思、掊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掊聚的解釋

聚斂;搜括。 宋 李綱 《乞正李宏擅殺馬友典刑奏狀》:“雖脅制官吏,搔擾百姓,掊聚錢糧,贍養徒衆,不無過惡,然實未見有背負朝廷之迹。”《宋史·食貨志下八》:“自 唐 室藩鎮多便宜從事,擅其征利,以及 五季 ,諸國益務掊聚財貨以自贍,故征算尤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掊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óu jù(聲調:陽平、去聲)。其核心含義為聚斂、搜括,通常指通過強制或非正當手段積累財物或資源,具有負面色彩。以下為詳細解析:


詞義解釋

  1. 基本詞義
    “掊”指用手或工具挖掘、聚集,“聚”為積累、集合。組合後特指通過搜刮、壓榨等手段強行聚集財物,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官吏或勢力的斂財行為。

  2. 語境引申
    在具體使用中,多與權力濫用、苛捐雜稅等行為關聯。例如宋代李綱的奏狀提到李宏“掊聚錢糧”,即通過壓迫百姓、搜刮物資來供養軍隊;《宋史·食貨志》也記載五代時期地方勢力“掊聚財貨以自贍”,反映亂世中橫征暴斂的現象。


使用示例


注意事項

若需學術引用,建議核查《漢語大詞典》或權威曆史文獻以進一步确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掊聚的意思

掊聚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用手掌捧取聚集在一起的意思。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将一些東西集中在手掌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掊聚的第一個字“掊”由手部偏旁“扌”和字音旁“扒”組成,總計11筆;第二個字“聚”由耳部偏旁“耳”和字義旁“者”組成,總計16筆。

來源和繁體

掊聚是中國古代的詞語,源自《論語·八佾》:“不好掊聚,為仁。言忠信,行笃敬,盡其力,而不能為仁。”

在繁體中,掊聚的寫法為「掊聚」,沒有改變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掊聚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并無改變。例如,掊聚也可以寫作「抔聚」,基本上傳承了現在寫法的形狀,隻是在一些結構上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靜靜地掊聚着那些小石子,仿佛在思索着什麼。

2. 暖春的陽光裡,花朵掊聚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拾掇、彙集、聚攏

近義詞:積聚、聚集、集中

反義詞:分散、散開、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