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确立位次。《易·繫辭上》:“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高亨 注:“設,立也。天地立其上下之位,易道即運行于天地之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情理設位,文采行乎其中矣。”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禮部貢院試進士日,設香案於堦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 唐 故事也。所坐設位,供張甚盛。”
(2).設靈位。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緦麻設位,哀以送之。”《後漢書·袁安傳》:“及母殁,不為制服設位,時莫能名,或以為狂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謝臯羽翺》:“設位臺東隅,慟哭裂中腸。”
“設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詳細解釋:
确立位次或位置
指在禮儀、制度或空間布局中确定方位或次序。例如《易·繫辭上》提到“天地設位”,意為天地确立上下之位,易道便運行其中。劉勰在《文心雕龍·熔裁》中延伸為“情理設位,文采行乎其中”,強調通過邏輯安排内容的位置。
現代應用:如建築規劃中的功能分區(如醫院綜合樓的位置設置)、機械設計中的部件布局等。
設立靈位
古代用于祭祀或喪禮中設置亡者的靈位。例如《後漢書·袁安傳》記載袁安在母親去世後“不為制服設位”,以及蔡邕《陳太丘碑文》中“緦麻設位,哀以送之”,均指通過設立靈位表達哀悼。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現代案例,可參考上述标注的原始出處。
設位,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種義項和含義。下面我們将探索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設位的第一個字是“設”,它是由“言”和“多”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拼音是“she4”,總共有10個筆畫。第二個字是“位”,它是由“亻”和“立”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拼音是“wei4”,總共有7個筆畫。
設位一詞的來源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明了。設位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某個場合或活動中安排某人的位置。它是由“設”和“位”兩個單字組成的。在繁體中,“設”字和“位”字的寫法與簡體一樣。
在古時候,設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和演變。然而,在我們現代文化中,“設位”這個詞的寫法與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沒有明顯的差異。
這是一些關于設位的例句:
1. 在宴會上,主人設位安排了每個客人的座位。
2. 為了提高會議的效率,主持人設位了每個與會者的座位。
3. 在家庭聚餐中,家長通常會設位安排子女的座位。
以下是一些與設位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設定、安排、規劃、排列。
2. 近義詞:安排、布置、規劃。
3. 反義詞:亂、混亂、無序。
通過以上的探索,我們對設位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