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葬的意思、吊葬的詳細解釋
吊葬的解釋
猶吊喪。《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劄喪,則令賻補之” 唐 賈公彥 疏:“按《宗伯》雲‘以喪禮哀死亡’,此雲‘國劄喪,則令賻補之’。彼據弔葬緻哀,此據設財物補其不足也。”
詞語分解
- 吊的解釋 吊 à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吊喪。吊孝。吊唁。憑吊。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懸挂:上吊(自缢)。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吊皮襖。 提取,收回:吊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币單
- 葬的解釋 葬 à 掩埋死人,泛指處理死者遺體: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禮。葬儀。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吊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iào zàng,其核心含義為吊喪,即對喪事表示哀悼或慰問的行為。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釋該詞:
一、基本釋義
- 定義:指對死者家屬進行慰問或參與喪葬儀式,表達哀思。
- 同義詞:吊唁、憑吊、吊喪。
二、引證與曆史背景
根據《周禮·秋官·小行人》記載,古代對“國劄喪”(國家遭遇瘟疫或重大喪事)有“令赙補之”的禮儀,唐代賈公彥在注釋中對比了兩種行為:
- 吊葬:通過參與喪禮表達哀悼(“弔葬緻哀”)。
- 赙補:通過財物補助彌補喪家損失(“設財物補其不足”)。
三、相關禮儀與用途
- 古代喪禮制度:屬于“兇禮”範疇,強調通過儀式傳遞哀思。
- 文化延伸:明代詩詞中曾用“吊葬”表達對曆史悲劇的追思(如郭輔畿《閨怨》中的“紅顔異代總同悲”)。
四、注意事項
- 現代語境中,“吊葬”一詞使用較少,多被“吊唁”“悼念”替代。
- 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周禮》及賈公彥《周禮疏》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吊葬
段落1:詞義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義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吊葬》指的是喪事期間對逝者的悼念和葬禮安排。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吊(口)和葬(艹木)。
段落2:來源和繁體字
來源和繁體字
《吊葬》一詞源自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形為「弔葬」。
段落3: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古時候寫「吊葬」可以使用「草木合從,木刻彡戈刂從」的寫法。
段落4:例句
例句
1. 在逝者親友的吊葬儀式上,人們表達了深深的哀悼之情。
2. 吊葬儀式通常包括燒紙錢、舉辦紀念活動和安葬逝者等環節。
段落5: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含有「吊」的組詞:吊唁、吊祭、吊喪。
與「吊葬」意義相近的詞:祭奠、告别式、葬禮。
與「吊葬」意義相反的詞:出生、慶祝、追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