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徒的意思、見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徒的解釋

現被拘禁執役的囚犯。《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繫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見徒免為庶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見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見徒(拼音:jiàn tú)指現被拘禁執役的囚犯,強調正在服刑或勞役的犯人。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繫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見徒免為庶人。”


詳細釋義

  1. 詞義解析

    • 見:此處意為“現”,即“當前、現在”;
    • 徒:指服勞役的犯人,而非現代漢語中的“徒弟”或“學生”。
      合指正在服刑的囚犯,尤其強調其被拘禁并從事強制勞動的狀态。
  2. 曆史背景
    該詞多用于漢代文獻,如東漢光武帝曾下诏釋放部分囚犯,其中“見徒”特指當時在押的普通罪犯(非死罪者),可被赦免為平民。

  3. 文學用例
    唐代王維詩句“回環見徒侶”中,“見徒”可能引申為“隨行的同伴”,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古代律法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見徒

《見徒》(jiàn t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見”和“徒”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詞的部首為“見”,表示事物的外形;“徒”是“彳之彳”,表示人走路的樣子。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見”的筆畫數為4,而“徒”的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見徒》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詩經·小雅·采薇》中的句子:“裴樛有衡,既見君子。”這句話中的“既見君子”意思是一見到君子,即完成了徒步的旅程。繁體字“見徒”寫作“見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與現代相比,《見徒》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徒”的上半部分曾經寫成“彳”字,“屍”字寫在下半部分。也就是說,古代的寫法是“(彳)見”,而不是現代的“見徒”。這種字形的變化是漢字演變過程中的一個例子。

例句

1. 他向西行走,見徒的人越來越多。

2. 我正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見徒一個熟悉的面孔。

組詞

見面、見證、見解、徒步、徒勞、徒弟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看見、察覺、發現。

反義詞:失去、不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